因泥土之灵,所以有紫陶。
泥土是有灵性的,因此女娲用它造出了人类。即便那只是个传说,而且传说已经很远,但泥土的灵性,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似乎永远无穷无尽。
人类在大地上生存上百万以后,在与泥土的无限亲近中,终于渐渐读懂并参透了泥土的部分灵性,并借此造出了陶。陶的出现,已有万年之久。
人类最早创造而又能延续至今的物品,陶最老,而且是唯一。然而,陶是那种极为悠久又极为普通的器具,普通到一旦成型,就几乎不值得再花费制造者更多的心思。所以陶之一物,能摆脱器物的宿命者少见,能修炼得道、自成大器者更加少见。
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
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
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产品。
建水紫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
建水县地处滇东高原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五老峰为最高点,海拔2515米;五老峰南至红河谷地的阿土村为最低点,海拔230米。
境内南北分布有建水、曲江两个盆地,海拔1300米。境内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南北两支,将建水和曲江两个坝子隔开。境内主要河流泸江河、曲江河、塔冲河、南庄河等属南盘江水系,坝头河、玛朗河、龙岔河等属红河水系。
截至2014年,建水地区耕地面积45.3万亩。其中水田20.7万亩;旱地24.6万亩;有宜林荒山80多万亩。建水地区的土壤分为黄棕壤、黄壤、红壤、燥红土、砖红壤性红壤、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8个土类,10个亚类,17个土属,49个土种,适宜制作陶瓷。
在建水县燕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距今3500多年的陶丸、陶网坠,证明建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制陶工艺。建水陶瓷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建水紫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时期,民间有“宋代有青瓷,元代有青花,明代有粗陶,清末有紫陶”的说法。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产于云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据现有史料和实物考证,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
建水古城北郊有一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碗窑村。碗窑村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后人只知道这里世代以陶瓷为业,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子身后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亘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
在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建水工艺美术陶厂首次对建水古窑遗址和陶瓷残片进行的叩访中,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和清代紫陶的残片,从此,人们从这种极富灵性的陶瓷语言里,破译出了古人无意中传递出的历史与文明。
在1953年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以其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合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粘土分别捣成粉末,筛弃粗砂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
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由于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
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也不宜于制作大型器件,也因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细微雕刻填泥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这便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以氧化铁为主要呈色元素的红色粘土,填色的泥料则是含硅的白色粘土,一些灰绿的、浅绛的、橙黄的天然彩泥被奇妙的敷上了紫色的陶坯,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彰显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残贴”便是将在陶坯上施泥为彩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残贴的做法是:将坯上的字画分别以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多不过五六块,少则两三贴,让观者心随神移,浮想联翩。
建水紫陶生产之初,主要生产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物件,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至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生产一种用于炖鸡的造型独特的“杨林锅”,即新中国成立后曾大量生产的汽锅紫陶汽锅,又称为“杨捏”,为拳头产品,特别是30年代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汽锅独具匠心,外表饰有花鸟、虫、鱼、草、木、山、水图画、诗词题,精美绝伦,具有“陶具一秀”之誉。
时至今日,建水制陶仍固执地沿用着数千年前发明的制陶工具,在简陋的陶车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大师级地位的环节,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源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
文人的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是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为一种经典。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须由厚实的悬肘运笔功底。
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角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建水紫陶的魅力,还在于其雕刻填泥工艺所构成的陶制泐(le勒)痕与纤毫圆劲之间的对比融合。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立刻将湿润状态下陶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刻痕切口光滑而棱角分明,并无刻石般线条自然崩裂的糙刺边沿。
然而,妙处在于,刻模经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以后,线条居然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刻工艺人多为女工,且大多不谙字画之理,但她们对泥性和刀技十分熟悉。
汽锅是紫陶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驰名中外的“云南汽锅鸡”就是用紫陶汽锅烹制出来的美味佳肴,用汽锅烹炖肉类菜肴,不仅肉丝细腻,味道鲜美,而且汽锅具有耐酸、耐碱、保温持久等特点,同时也是造型美观的美术工艺品,使人看了赏心悦目。
1979年中央轻工部批准建水紫陶汽锅为优质产品,同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特地挑选建水紫陶汽锅赠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的夫人。1983年,紫陶汽锅在同行业评比中被评为优胜产品。
云南汽锅鸡即建水汽锅鸡被记入《中国名菜谱》一书中。人民大会堂也把汽锅鸡列为国宴佳肴,款待外宾,受到称赞。
传统的建水陶窑称为龙窑,一般呈竖卧状依山由低向高逐台而建,火门在下,切面为上圆下方马蹄形。建水紫陶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000摄氏度以上,因陶坯中的呈色元素含量不同,高温下窑气的变化使得陶器在焙烧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颜色和花样,形成可遇不可求的“窑变”。
因了泥料的无砂细腻,可经过精细的打磨而得到陶明如镜的“无釉磨光”效果。高温的焙烧,使得陶制坚硬如铁,一件上好的紫陶要通过七八道工序,使用不同的磨具才能完成。
打火皮是第一道打磨工序,用粗砂石去磨,不宜用力过重,过重拉伤陶面则不可救药。随后用细砂石均匀地除去粗砂打磨留下的拉丝。
第三道工序用油石将坯面磨光,再用当地找来的鹅卵石做多次上光,直至用磨工各自珍藏的光石进行抛光细研。最后用油脂对陶器进行周身擦拭。经过如此细致繁缛的过程,粗糙无神的陶器,才会显出诱人的光彩。
“无釉磨光”是建水紫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最后用鹅卵石抛光。
细致复杂的过程后,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会令你在反复展玩之中爱不释手。
潘金怀在制作白陶烟斗中,发现烧好的烟斗上有一小块红色,别具特色,从中受到启示,遂采用当地红、白、黄、紫、青五色粘土,试验研制成红色陶泥,做成泥坯,焙烧后成为紫陶烟斗,产生了第一代紫陶产品,并发展为书画篆刻、磨光工艺。后曾制作花瓶、笔筒等产品,是建水紫陶生产的开创人。
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
紫陶是用建水当地红、黄、青、白、紫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胚胎烧制而成。
清道光年间,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迎合吸食鸦片者的需求,建水的窑匠根据当地彝族群众日常使用的一种粗陶烟嘴——“瓦得勒”,稍加改进烧制出一种吸食大烟用的陶烟斗。
这种烟斗先为粗陶品,后经过加工改进又变为细白陶品。光绪年间,陶工潘金怀将陶土泡水搅浆过滤成绛红色陶泥,制胚烧成紫色或红色烟斗,不上釉,用石料磨光,从而开创了建水特有的紫陶生产新工艺。
烟斗是伴随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而产生的一种畸形手工业品,以“八家斗”着称。“八家斗”指的就是制作烟斗时的取泥制胚、写字绘画、刊刻雕填、烧造磨光等八道工序,分别由八家陶户来完成,制作精美,售价昂贵,远稍香港等地。
宣统年间,碗窑村张桂生开办的“玉堂记”陶器厂,规模很大,技工较多,专门烧制烟斗。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县知事郑光照推行禁烟,曾令潘金怀、张桂生改制花瓶、笔筒等器物。
但是直到民国时期,鸦片烟禁而不绝,烟斗生产依然不绝,叶子香等人即以监制烟斗而闻名于世。
除烟斗外,其他建水紫陶制品的生产制作也不断丰富发展了这项古老的技艺。民国三年(1914年),建水选送陶壶一把至省城,准备参加巴拿马赛会。
后因赛会取消,未能成行,这使得本来早就应该闻名于世的建水紫陶又沉寂了多年。但是在这期间,制陶的名匠仍不断涌现,如张好、向逢春、谷润等人。
他们所制的紫陶产品除烟斗外,还有花盆、花瓶、茶具、酒具、文房用具以及汽锅等,品种和式样比以前丰富了很多。
制陶艺人向逢春在原有粗陶汽锅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研制和改进,制造出的紫陶汽锅以造型新颖、装饰典雅、烹调出的肉食鲜美可口而闻名于世。
民国22年(1933年),选送汽锅一只至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展览,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建水紫陶终于声名大振。
民国27年(1938年),私营永兴瓷厂在建水县东门外开办。从云南曲靖聘请了多名技工,每年烧制青花瓷碗达3万多件。建水陶瓷业的规模比以前扩大了很多。
1950年,永兴瓷厂资金枯竭,工人被遣散。1951年,经资方申请由人民政府接管,投入部分资金,手绘被遣散工人,改为地方国营建水瓷厂。1952年,生产日用瓷16万件,产值26万元。
1953年,扭亏为盈,建水陶瓷业完成了由私人作坊向国家经营的过渡。大河涨水小河满,正因为整个建水陶瓷业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建水紫陶业也有了更为突显的进步。
1954年,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碗窑村制陶手工业户37户组织成立陶器生产合作社。当年,向逢春烧制了汽锅、花瓶、茶具等80多件紫陶工艺品送北京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会展出,以其刊刻雕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受到好评,一部分展品后来还选送至国外展出。
1956年,入社社员110户236人,总产值达20多万元。产品以粗陶制品为多,后成立了一个美术陶车间,专门制紫陶产品。从此,建水紫陶有了固定的生产地点、固定的技师和工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方式。
建水紫陶在前进的道路中,也遇到了种种不利的因素,阻碍了正常发展。曾经一度,紫陶汽锅被当做供“资产阶级享受的黑货“而被迫停止生产,直到多年后才得以正名,继续烧造。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国宴中有一道名为”汽锅鸡“的菜正是用建水紫陶汽锅来烹制的。周总理出国访问时,也曾携带建水紫陶汽锅作为礼物赠送外国朋友。因为上了国宴,因为被国家领导人”钦点“,建水紫陶汽锅得以”正名“。
之后,便在国内外出现了一股”汽锅热“,人们皆竞相追捧,争相购买。为了满足国内外客商订购紫陶汽锅的需要,当年于建水陶器社内兴建了一座长93米、年产200万件陶器的隧道窑,恢复了紫陶汽锅的生产,陶器社也更名为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至此,建水紫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成为人名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镀一下“大时代的梦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泥土是有灵性的,因此女娲用它造出了人类。即便那只是个传说,而且传说已经很远,但泥土的灵性,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而且似乎永远无穷无尽。
人类在大地上生存上百万以后,在与泥土的无限亲近中,终于渐渐读懂并参透了泥土的部分灵性,并借此造出了陶。陶的出现,已有万年之久。
人类最早创造而又能延续至今的物品,陶最老,而且是唯一。然而,陶是那种极为悠久又极为普通的器具,普通到一旦成型,就几乎不值得再花费制造者更多的心思。所以陶之一物,能摆脱器物的宿命者少见,能修炼得道、自成大器者更加少见。
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
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
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有壶、杯、盆、碗、碟、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等产品。
建水紫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
建水县地处滇东高原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五老峰为最高点,海拔2515米;五老峰南至红河谷地的阿土村为最低点,海拔230米。
境内南北分布有建水、曲江两个盆地,海拔1300米。境内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南北两支,将建水和曲江两个坝子隔开。境内主要河流泸江河、曲江河、塔冲河、南庄河等属南盘江水系,坝头河、玛朗河、龙岔河等属红河水系。
截至2014年,建水地区耕地面积45.3万亩。其中水田20.7万亩;旱地24.6万亩;有宜林荒山80多万亩。建水地区的土壤分为黄棕壤、黄壤、红壤、燥红土、砖红壤性红壤、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8个土类,10个亚类,17个土属,49个土种,适宜制作陶瓷。
在建水县燕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距今3500多年的陶丸、陶网坠,证明建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制陶工艺。建水陶瓷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建水紫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时期,民间有“宋代有青瓷,元代有青花,明代有粗陶,清末有紫陶”的说法。
建水陶,又名建水紫陶,因产于云南建水呈赤紫色而得名。据现有史料和实物考证,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
建水古城北郊有一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碗窑村。碗窑村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后人只知道这里世代以陶瓷为业,村落由制陶而生。村子身后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亘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
在1980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建水工艺美术陶厂首次对建水古窑遗址和陶瓷残片进行的叩访中,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宋代青瓷、元代青花、明代粗陶和清代紫陶的残片,从此,人们从这种极富灵性的陶瓷语言里,破译出了古人无意中传递出的历史与文明。
在1953年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以其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合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一并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建水紫陶的泥料取自建水境内。传统制泥方法是:将不同的制陶粘土分别捣成粉末,筛弃粗砂后,按制陶的要求把不同的粉末原土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待含砂浆泥沉落缸底,便用勺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作再次淘洗。
如此反复五、六次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毫砂粒。由于泥料的细腻,在湿润状态下的可塑性相对较弱。
因此,建水紫陶一般不采取灌浆注模的方式制成器型,也不宜于制作大型器件,也因为此特性,也成就了建水紫陶可以在器物表面做细微雕刻填泥和无釉磨光的特殊工艺。这便是建水紫陶与其他含砂陶器最本质的区别。
建水紫陶的坯土是以氧化铁为主要呈色元素的红色粘土,填色的泥料则是含硅的白色粘土,一些灰绿的、浅绛的、橙黄的天然彩泥被奇妙的敷上了紫色的陶坯,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彰显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残贴”便是将在陶坯上施泥为彩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残贴的做法是:将坯上的字画分别以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多不过五六块,少则两三贴,让观者心随神移,浮想联翩。
建水紫陶生产之初,主要生产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物件,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至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生产一种用于炖鸡的造型独特的“杨林锅”,即新中国成立后曾大量生产的汽锅紫陶汽锅,又称为“杨捏”,为拳头产品,特别是30年代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汽锅独具匠心,外表饰有花鸟、虫、鱼、草、木、山、水图画、诗词题,精美绝伦,具有“陶具一秀”之誉。
时至今日,建水制陶仍固执地沿用着数千年前发明的制陶工具,在简陋的陶车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大师级地位的环节,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源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
文人的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是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为一种经典。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须由厚实的悬肘运笔功底。
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角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建水紫陶的魅力,还在于其雕刻填泥工艺所构成的陶制泐(le勒)痕与纤毫圆劲之间的对比融合。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立刻将湿润状态下陶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刻痕切口光滑而棱角分明,并无刻石般线条自然崩裂的糙刺边沿。
然而,妙处在于,刻模经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以后,线条居然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刻工艺人多为女工,且大多不谙字画之理,但她们对泥性和刀技十分熟悉。
汽锅是紫陶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驰名中外的“云南汽锅鸡”就是用紫陶汽锅烹制出来的美味佳肴,用汽锅烹炖肉类菜肴,不仅肉丝细腻,味道鲜美,而且汽锅具有耐酸、耐碱、保温持久等特点,同时也是造型美观的美术工艺品,使人看了赏心悦目。
1979年中央轻工部批准建水紫陶汽锅为优质产品,同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特地挑选建水紫陶汽锅赠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的夫人。1983年,紫陶汽锅在同行业评比中被评为优胜产品。
云南汽锅鸡即建水汽锅鸡被记入《中国名菜谱》一书中。人民大会堂也把汽锅鸡列为国宴佳肴,款待外宾,受到称赞。
传统的建水陶窑称为龙窑,一般呈竖卧状依山由低向高逐台而建,火门在下,切面为上圆下方马蹄形。建水紫陶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000摄氏度以上,因陶坯中的呈色元素含量不同,高温下窑气的变化使得陶器在焙烧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颜色和花样,形成可遇不可求的“窑变”。
因了泥料的无砂细腻,可经过精细的打磨而得到陶明如镜的“无釉磨光”效果。高温的焙烧,使得陶制坚硬如铁,一件上好的紫陶要通过七八道工序,使用不同的磨具才能完成。
打火皮是第一道打磨工序,用粗砂石去磨,不宜用力过重,过重拉伤陶面则不可救药。随后用细砂石均匀地除去粗砂打磨留下的拉丝。
第三道工序用油石将坯面磨光,再用当地找来的鹅卵石做多次上光,直至用磨工各自珍藏的光石进行抛光细研。最后用油脂对陶器进行周身擦拭。经过如此细致繁缛的过程,粗糙无神的陶器,才会显出诱人的光彩。
“无釉磨光”是建水紫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最后用鹅卵石抛光。
细致复杂的过程后,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会令你在反复展玩之中爱不释手。
潘金怀在制作白陶烟斗中,发现烧好的烟斗上有一小块红色,别具特色,从中受到启示,遂采用当地红、白、黄、紫、青五色粘土,试验研制成红色陶泥,做成泥坯,焙烧后成为紫陶烟斗,产生了第一代紫陶产品,并发展为书画篆刻、磨光工艺。后曾制作花瓶、笔筒等产品,是建水紫陶生产的开创人。
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
紫陶是用建水当地红、黄、青、白、紫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胚胎烧制而成。
清道光年间,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迎合吸食鸦片者的需求,建水的窑匠根据当地彝族群众日常使用的一种粗陶烟嘴——“瓦得勒”,稍加改进烧制出一种吸食大烟用的陶烟斗。
这种烟斗先为粗陶品,后经过加工改进又变为细白陶品。光绪年间,陶工潘金怀将陶土泡水搅浆过滤成绛红色陶泥,制胚烧成紫色或红色烟斗,不上釉,用石料磨光,从而开创了建水特有的紫陶生产新工艺。
烟斗是伴随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而产生的一种畸形手工业品,以“八家斗”着称。“八家斗”指的就是制作烟斗时的取泥制胚、写字绘画、刊刻雕填、烧造磨光等八道工序,分别由八家陶户来完成,制作精美,售价昂贵,远稍香港等地。
宣统年间,碗窑村张桂生开办的“玉堂记”陶器厂,规模很大,技工较多,专门烧制烟斗。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县知事郑光照推行禁烟,曾令潘金怀、张桂生改制花瓶、笔筒等器物。
但是直到民国时期,鸦片烟禁而不绝,烟斗生产依然不绝,叶子香等人即以监制烟斗而闻名于世。
除烟斗外,其他建水紫陶制品的生产制作也不断丰富发展了这项古老的技艺。民国三年(1914年),建水选送陶壶一把至省城,准备参加巴拿马赛会。
后因赛会取消,未能成行,这使得本来早就应该闻名于世的建水紫陶又沉寂了多年。但是在这期间,制陶的名匠仍不断涌现,如张好、向逢春、谷润等人。
他们所制的紫陶产品除烟斗外,还有花盆、花瓶、茶具、酒具、文房用具以及汽锅等,品种和式样比以前丰富了很多。
制陶艺人向逢春在原有粗陶汽锅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研制和改进,制造出的紫陶汽锅以造型新颖、装饰典雅、烹调出的肉食鲜美可口而闻名于世。
民国22年(1933年),选送汽锅一只至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展览,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建水紫陶终于声名大振。
民国27年(1938年),私营永兴瓷厂在建水县东门外开办。从云南曲靖聘请了多名技工,每年烧制青花瓷碗达3万多件。建水陶瓷业的规模比以前扩大了很多。
1950年,永兴瓷厂资金枯竭,工人被遣散。1951年,经资方申请由人民政府接管,投入部分资金,手绘被遣散工人,改为地方国营建水瓷厂。1952年,生产日用瓷16万件,产值26万元。
1953年,扭亏为盈,建水陶瓷业完成了由私人作坊向国家经营的过渡。大河涨水小河满,正因为整个建水陶瓷业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建水紫陶业也有了更为突显的进步。
1954年,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碗窑村制陶手工业户37户组织成立陶器生产合作社。当年,向逢春烧制了汽锅、花瓶、茶具等80多件紫陶工艺品送北京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会展出,以其刊刻雕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受到好评,一部分展品后来还选送至国外展出。
1956年,入社社员110户236人,总产值达20多万元。产品以粗陶制品为多,后成立了一个美术陶车间,专门制紫陶产品。从此,建水紫陶有了固定的生产地点、固定的技师和工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方式。
建水紫陶在前进的道路中,也遇到了种种不利的因素,阻碍了正常发展。曾经一度,紫陶汽锅被当做供“资产阶级享受的黑货“而被迫停止生产,直到多年后才得以正名,继续烧造。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国宴中有一道名为”汽锅鸡“的菜正是用建水紫陶汽锅来烹制的。周总理出国访问时,也曾携带建水紫陶汽锅作为礼物赠送外国朋友。因为上了国宴,因为被国家领导人”钦点“,建水紫陶汽锅得以”正名“。
之后,便在国内外出现了一股”汽锅热“,人们皆竞相追捧,争相购买。为了满足国内外客商订购紫陶汽锅的需要,当年于建水陶器社内兴建了一座长93米、年产200万件陶器的隧道窑,恢复了紫陶汽锅的生产,陶器社也更名为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至此,建水紫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成为人名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镀一下“大时代的梦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第一时间更新《大时代的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