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桉在刘梦诗的家里,看到一块古色古香的宫毯。
宫毯是“燕京八绝”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技艺,因为大部分时候它都被垫在器物、鞋履之下;但它又是让人感到惊艳的技艺,因为它自身所蕴含的工艺智慧、设计之美乃至历史信息,令人叹为观止。
北京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南北一条中轴线,四方对称布局严,外城内城加皇城,城城围着紫禁城。大部分人一听这个顺口溜,就会猜答案是故宫,没错。不过在北京地毯行业,它形容的是“宫毯”。
顾名思义,宫毯,是皇宫用的地毯。用料工艺皆为上上品,在清代被大量使用,宫廷造办处将它送上了艺术的巅峰,因此又被称为“官坊毯”。
宫毯,是富有北京地域特色和宫廷特色的手工艺制品,起源于宁夏,因其织结坚牢,毯面柔软,深得皇家权贵的青睐,自元代起,就成为皇宫的御用品,宫毯也就由此得名。
编织地毯在我国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早在元代时,元大都就已有专为皇宫编织地毯的作坊,到明清时期,则已大为发展。清雍正元年在北京织染局里有9名毯匠专门为皇帝编织地毯,咸丰年间,大批西藏织毯工匠进京,手工地毯在北京更加兴盛繁荣。
北京手工织毯制作工艺考究,图案丰富多彩,因为过去曾是皇宫专用的御用品,所以又叫宫毯。北京织毯有地毯、壁毯、卧毯等多个品种,原材料以羊毛、丝线为主,织结坚牢,毯面柔软。
北京宫毯则以传统图案著称,融中国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有京式、古纹式、民族式、锦纹式、花鸟式等等,图案讲究纹样对称,给人以四平八稳之感,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
宫廷艺术挂毯也将中国画与西洋画融为一体,创作出中西合璧的韵味。其以工艺精细、样式美观、图案多彩、色调素雅而驰名世界,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宫毯的制作分为设计、编织、片剪和整理四大工序。工艺师设计出织毯的花纹图样后,还要将它按照织毯的尺寸放大,并用不同符号标识出不同颜色的毛线。然后按照图样以经线、纬线交叉的方法将一根根毛线编织成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精美的织毯就一点一点地成型了。
在北京一地,元大都就已有专为皇宫编织地毯的作坊。至明清,宫毯的使用更为广泛。雍正年间,北京织染局有九名毯匠专门为皇宫编织地毯。乾隆更是连哪座宫殿铺什么地毯、如何配陈设都曾下旨过问过多次。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一月十五日,乾隆帝下旨,“将串枝花毯在乾清宫东暖阁铺设,红万字花毯在西暖阁铺设,其毯子面宽富裕处裁去,进深不足处接补,着造办处大人们传工部匠人前来照样接补,四面并门口处要花边,得时沿边吊里”。
在漫长的岁月、一代代帝王偏好喜恶的不断改易里,来自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花样纹饰,遇上了中原各地的文化元素,再经由“如意馆”(如意馆是由康熙皇帝设立,主要研究和陈列西方的科技成果,建成后以绘画供奉于皇室的一个服务性机构。)秉承的宫廷美术风格统整融合,最终形成了北京宫毯独有的构图方式——格律体。
宫毯中的“格律体”构图,讲究中心夔龙、角云抱角、外围以大边小边为边饰,呈现出环抱、对称和中心的规整韵律感。
这种图案构图严谨,配色多用宫廷之黄、富丽之红、高雅之蓝,点缀以丰富多彩的花卉纹样,使得每一幅毯面或华丽或典雅,不失庄重之感。
宫廷图案碱韭凹凸立体,即使简单的图样,经过巧手编织,也极富层次感。
《北平市工商业概况》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德商鲁德洋行购样毯二张,运往德京,彼都人士始知我国地毯原料细软,花样新奇,并且颜色可以历久不变,遂争向该行订购。
“嗣后美人亦知此种出品极为精良,于圣路易万国博览会,我国地毯与赛,得一等奖章。于是地毯输出外洋,数量盛时可达二百万之巨。宣末民初,殆始为全盛时代。”
清末至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控制力日趋衰微直至消亡,仅限“皇宫御用”的宫毯成为文物。而传承自宫廷文化、宫廷审美的宫毯织造技艺,却在民间存续下来。
这块京式图案地毯纹样对称,以双线、如意、竹、梅等传统吉祥图案围绕“寿”字,给人四平八稳之感,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并采用中国传统青花色进行调配,素雅美观,令人流连。
对今时今日的人们来说,若想要领略北京宫毯全盛期的艺术风貌,故宫必定是不容错过的“宝山”。
2000年,英国研究古地毯专家michaelfrances来到北京造访,想观摩照片中的十七张皇宫地毯,而故宫给他的答复是:不止这“十七”件,而是七十多件!
当michaelfrances先生看到这些藏毯时,激动得直接跪在地上仔细观察,事后更兴奋地打电话遍告同行,自己看到了现存最完整的中国古地毯!
三年后,故宫藏毯又一次打开了缜密保藏的大门,而这次的一行访客,则是历经数代传承、依然将宫毯织造技艺存续在双手上的工艺人。
来自北京地毯五厂的康玉生、王国英、曹艳红等8位工作人员,他们要研究的是清代皇宫中的宫毯极品,皇帝独享的盘金丝毯。
“要问这盘金宫毯有多珍贵?过去皇上用它时都绕着走不舍得踩,生怕磨损金线。”康玉生是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宫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他是少数能完全掌握北京宫毯织造技艺11道制作工艺的人。恢复盘金丝毯的工作就由他带头。
盘金丝毯多出自当年的新疆工匠之手,金镶丝缠,格外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的雍容华贵。
由于用料昂贵、工艺复杂,从皇宫流传下来的技艺又师传保守,民国以后便再无织造。如此珍贵又神秘的盘金丝毯,即使在专业的织毯师傅们中间,也是近乎传说的存在。
盘金丝毯与常见的宫毯区别甚大。宫毯编织技法一般使用8字扣在经线上拴扣,然后割断毛线形成立体的厚度。
而盘金毯则需使用不同的盘法先盘后面、再盘前面,并使用特殊的编织法将前后两部分“锁紧”。这两种织法混合在一张毯子上,薄厚不一,形成独一无二的立体效果。
“这是我三进故宫,最后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观察到结构。”康玉生回想起当年的情形,感慨万分。
常见的宫毯道数为90道和120道,道数越多,质地越细密有弹性。以120道的宫毯为例,约0.1平方米面积的节点多达14400个。而盘金丝毯的工艺比常规宫毯费工4倍以上。
不仅如此,盘金毯所用的金箔线也不易得。金丝本身易折断,无法直接用于编织。所以必须先把黄金捶打成极薄的金箔,再手工将金箔缠绕到棉线的线芯上。
其实金箔线的锻造工艺也濒临消亡,康玉生辗转找到了南京金箔厂,厂里将退休的老师傅重新请出山来,才制作出了盘金丝毯所用的金箔线。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北京地毯行业的全盛时期。当时成立的北京地毯公司下设11个加工厂,职工多达5000人。但也就在这一时期,机织地毯大量出现,全手工制作的宫毯受到很大冲击。
之后,北京原有的8家国营地毯厂纷纷倒闭,只剩两家老厂。北京地毯五厂,现在的北京华方地毯艺术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去华方地毯艺术公司参观,木质机梁上挂着5种蓝色、一种白色和一种金色线团,细密的经线从机梁上垂下来,织毯技师在前后两根经线上熟练地打着“8”字扣。
这里的织造者们仍旧沿袭当初的法度,除了织机由木架换为钢管、片剪用的剪刀换成了电剪之外,宫毯织造的核心工艺全都保留如旧,并没有因为机械化时代的到来而改弦更张。
在从业者眼中,宫毯的生产周期长,像盘金丝毯的用料十分珍贵,因此技艺受到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因此宫毯坚持朝高端工艺品的方向发展。复制的《九龙图》盘金丝毯,就售出了三幅。
“光有希望也是不行的,做宫毯是个苦差事,城里人不愿意干,只好从山东、河北等地的农村招学徒。”康玉生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从事了一辈子织毯工作,他的双眼因为过度疲劳而常常干涩酸痛。
“过去织毯学徒讲究‘三年零一节’,就是学三年,再加上一个春节,才算出徒。这只是时间上的要求,有的人三年未必能学出来。”
虽然已经退休十多年了,康玉生始终坚持每周去厂里指导织造,还在家里架起了一张木脊梁,每天依旧织上个把小时,艺不离手。
闲暇时,他把过去仅靠口口相传的织毯技法用文字记录下来,总结出挂毯技艺上的压、挤、垫、钉、剔、楔、倒、润8种技法,已经成为厂里的操作规范。
因为这个厂,早已成为康玉生此生的寄托,希望如今唯一的宫毯织造之地,能像当时的清宫造办处,把精湛的技艺延续下去。
30多年前的一天,20岁出头的周小寒,跟往常一样坐在长城书画社的柜台后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贩卖古毯。
宫毯匠人周小寒中国编织地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他看来,这些工艺独特精美的古毯,虽然有些破旧,却不知凝结了多少匠人的智慧,不知躲过了多少硝烟炮火,才得以保存下来;它早已不是一块毯子那样简单,更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踩在地上的软黄金”。
然而在当时国人眼中,这些不过是没用的“破烂”,大部分的老地毯都被外国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走,流到了国外;周小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82年,意大利人朗伦佐,在中国南疆的一个招待所,发现了一张不可多得的绝美古毯。
当地人不以为意,肆意在上面捻烟头、泼茶渍;朗伦佐觉得实在太可惜,提议把这毯子卖给他,众人哄堂大笑,根本没人搭理这个“疯子”。
他满怀遗憾地回到意大利,心里却总放不下这块古毯,多少夜里魂牵梦萦;改革开放后,朗伦佐又一次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从陆地坐火车、再坐拖拉机,最后甚至骑毛驴,终于找到当年的那个招待所。
然而那块地毯早已破烂不堪连修复的可能性都没有了,朗伦佐扼腕叹息、痛心至极。
正是他的这份心疼,感染了同样热爱古毯的周小寒,“外国人对中国的地毯都有这么深厚的感情,都有这样的研究,咱们中国人自己干吗呢?”
就这样,半路出家的周小寒从一个卖地毯的商人,成了修复和制作传统宫毯的匠人。
修复古毯,跟修复文物一样,是一项极为繁琐的作业。
周小寒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每处毯子的破损处,不只是简单的缝补,而是从花色、图案、纹理、疏密、厚薄、磨损氧化状态、经纬的粗细捻度、毛质的粗细产地、含绒量等等综合考虑,如何能做到最完整自然的复原。
很多流落国外的地毯,外国人根本不懂其中花纹蕴含的文化意义,也没有同样的毛质,更没按照从前的工艺来修补,只是照葫芦画瓢,结果导致修复的毯子,像打了一个个大补丁,非常丑陋不和谐,也毁坏了其原有的价值。
为了更多地保护和修复古毯,周小寒辗转世界各地,几乎散尽家产,把那些失落的中国古毯一点点买回来,再逐一进行修复。
他查阅了大量古籍资料,每处破损都力求找到相适应的、更破的老地毯残片来修补,一个扣一个扣地移花接木,每处修复都要经过,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对比。
要知道,老地毯每平方英尺就有4900个扣!一个一个按照纹理小心抠下来,再按照花样小心翼翼地穿进去,一小块毯子就要修补一个多月!
如此长时间反复、枯燥的动作,常常累得眼花手疼,没有精湛的技艺和十足的定力,是绝不可能完成的。
连许亚军看了都禁不住感叹:“这真是个巨大的工程!”然而在周小寒看来:文物修复是不计工本的。
ㄒㄨㄒ20⒗ 十万完结书籍免费阅读下载
宫毯是“燕京八绝”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技艺,因为大部分时候它都被垫在器物、鞋履之下;但它又是让人感到惊艳的技艺,因为它自身所蕴含的工艺智慧、设计之美乃至历史信息,令人叹为观止。
北京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南北一条中轴线,四方对称布局严,外城内城加皇城,城城围着紫禁城。大部分人一听这个顺口溜,就会猜答案是故宫,没错。不过在北京地毯行业,它形容的是“宫毯”。
顾名思义,宫毯,是皇宫用的地毯。用料工艺皆为上上品,在清代被大量使用,宫廷造办处将它送上了艺术的巅峰,因此又被称为“官坊毯”。
宫毯,是富有北京地域特色和宫廷特色的手工艺制品,起源于宁夏,因其织结坚牢,毯面柔软,深得皇家权贵的青睐,自元代起,就成为皇宫的御用品,宫毯也就由此得名。
编织地毯在我国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早在元代时,元大都就已有专为皇宫编织地毯的作坊,到明清时期,则已大为发展。清雍正元年在北京织染局里有9名毯匠专门为皇帝编织地毯,咸丰年间,大批西藏织毯工匠进京,手工地毯在北京更加兴盛繁荣。
北京手工织毯制作工艺考究,图案丰富多彩,因为过去曾是皇宫专用的御用品,所以又叫宫毯。北京织毯有地毯、壁毯、卧毯等多个品种,原材料以羊毛、丝线为主,织结坚牢,毯面柔软。
北京宫毯则以传统图案著称,融中国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有京式、古纹式、民族式、锦纹式、花鸟式等等,图案讲究纹样对称,给人以四平八稳之感,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
宫廷艺术挂毯也将中国画与西洋画融为一体,创作出中西合璧的韵味。其以工艺精细、样式美观、图案多彩、色调素雅而驰名世界,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宫毯的制作分为设计、编织、片剪和整理四大工序。工艺师设计出织毯的花纹图样后,还要将它按照织毯的尺寸放大,并用不同符号标识出不同颜色的毛线。然后按照图样以经线、纬线交叉的方法将一根根毛线编织成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精美的织毯就一点一点地成型了。
在北京一地,元大都就已有专为皇宫编织地毯的作坊。至明清,宫毯的使用更为广泛。雍正年间,北京织染局有九名毯匠专门为皇宫编织地毯。乾隆更是连哪座宫殿铺什么地毯、如何配陈设都曾下旨过问过多次。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一月十五日,乾隆帝下旨,“将串枝花毯在乾清宫东暖阁铺设,红万字花毯在西暖阁铺设,其毯子面宽富裕处裁去,进深不足处接补,着造办处大人们传工部匠人前来照样接补,四面并门口处要花边,得时沿边吊里”。
在漫长的岁月、一代代帝王偏好喜恶的不断改易里,来自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花样纹饰,遇上了中原各地的文化元素,再经由“如意馆”(如意馆是由康熙皇帝设立,主要研究和陈列西方的科技成果,建成后以绘画供奉于皇室的一个服务性机构。)秉承的宫廷美术风格统整融合,最终形成了北京宫毯独有的构图方式——格律体。
宫毯中的“格律体”构图,讲究中心夔龙、角云抱角、外围以大边小边为边饰,呈现出环抱、对称和中心的规整韵律感。
这种图案构图严谨,配色多用宫廷之黄、富丽之红、高雅之蓝,点缀以丰富多彩的花卉纹样,使得每一幅毯面或华丽或典雅,不失庄重之感。
宫廷图案碱韭凹凸立体,即使简单的图样,经过巧手编织,也极富层次感。
《北平市工商业概况》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德商鲁德洋行购样毯二张,运往德京,彼都人士始知我国地毯原料细软,花样新奇,并且颜色可以历久不变,遂争向该行订购。
“嗣后美人亦知此种出品极为精良,于圣路易万国博览会,我国地毯与赛,得一等奖章。于是地毯输出外洋,数量盛时可达二百万之巨。宣末民初,殆始为全盛时代。”
清末至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控制力日趋衰微直至消亡,仅限“皇宫御用”的宫毯成为文物。而传承自宫廷文化、宫廷审美的宫毯织造技艺,却在民间存续下来。
这块京式图案地毯纹样对称,以双线、如意、竹、梅等传统吉祥图案围绕“寿”字,给人四平八稳之感,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气息。并采用中国传统青花色进行调配,素雅美观,令人流连。
对今时今日的人们来说,若想要领略北京宫毯全盛期的艺术风貌,故宫必定是不容错过的“宝山”。
2000年,英国研究古地毯专家michaelfrances来到北京造访,想观摩照片中的十七张皇宫地毯,而故宫给他的答复是:不止这“十七”件,而是七十多件!
当michaelfrances先生看到这些藏毯时,激动得直接跪在地上仔细观察,事后更兴奋地打电话遍告同行,自己看到了现存最完整的中国古地毯!
三年后,故宫藏毯又一次打开了缜密保藏的大门,而这次的一行访客,则是历经数代传承、依然将宫毯织造技艺存续在双手上的工艺人。
来自北京地毯五厂的康玉生、王国英、曹艳红等8位工作人员,他们要研究的是清代皇宫中的宫毯极品,皇帝独享的盘金丝毯。
“要问这盘金宫毯有多珍贵?过去皇上用它时都绕着走不舍得踩,生怕磨损金线。”康玉生是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宫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他是少数能完全掌握北京宫毯织造技艺11道制作工艺的人。恢复盘金丝毯的工作就由他带头。
盘金丝毯多出自当年的新疆工匠之手,金镶丝缠,格外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的雍容华贵。
由于用料昂贵、工艺复杂,从皇宫流传下来的技艺又师传保守,民国以后便再无织造。如此珍贵又神秘的盘金丝毯,即使在专业的织毯师傅们中间,也是近乎传说的存在。
盘金丝毯与常见的宫毯区别甚大。宫毯编织技法一般使用8字扣在经线上拴扣,然后割断毛线形成立体的厚度。
而盘金毯则需使用不同的盘法先盘后面、再盘前面,并使用特殊的编织法将前后两部分“锁紧”。这两种织法混合在一张毯子上,薄厚不一,形成独一无二的立体效果。
“这是我三进故宫,最后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观察到结构。”康玉生回想起当年的情形,感慨万分。
常见的宫毯道数为90道和120道,道数越多,质地越细密有弹性。以120道的宫毯为例,约0.1平方米面积的节点多达14400个。而盘金丝毯的工艺比常规宫毯费工4倍以上。
不仅如此,盘金毯所用的金箔线也不易得。金丝本身易折断,无法直接用于编织。所以必须先把黄金捶打成极薄的金箔,再手工将金箔缠绕到棉线的线芯上。
其实金箔线的锻造工艺也濒临消亡,康玉生辗转找到了南京金箔厂,厂里将退休的老师傅重新请出山来,才制作出了盘金丝毯所用的金箔线。
上世纪80年代,正是北京地毯行业的全盛时期。当时成立的北京地毯公司下设11个加工厂,职工多达5000人。但也就在这一时期,机织地毯大量出现,全手工制作的宫毯受到很大冲击。
之后,北京原有的8家国营地毯厂纷纷倒闭,只剩两家老厂。北京地毯五厂,现在的北京华方地毯艺术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去华方地毯艺术公司参观,木质机梁上挂着5种蓝色、一种白色和一种金色线团,细密的经线从机梁上垂下来,织毯技师在前后两根经线上熟练地打着“8”字扣。
这里的织造者们仍旧沿袭当初的法度,除了织机由木架换为钢管、片剪用的剪刀换成了电剪之外,宫毯织造的核心工艺全都保留如旧,并没有因为机械化时代的到来而改弦更张。
在从业者眼中,宫毯的生产周期长,像盘金丝毯的用料十分珍贵,因此技艺受到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因此宫毯坚持朝高端工艺品的方向发展。复制的《九龙图》盘金丝毯,就售出了三幅。
“光有希望也是不行的,做宫毯是个苦差事,城里人不愿意干,只好从山东、河北等地的农村招学徒。”康玉生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从事了一辈子织毯工作,他的双眼因为过度疲劳而常常干涩酸痛。
“过去织毯学徒讲究‘三年零一节’,就是学三年,再加上一个春节,才算出徒。这只是时间上的要求,有的人三年未必能学出来。”
虽然已经退休十多年了,康玉生始终坚持每周去厂里指导织造,还在家里架起了一张木脊梁,每天依旧织上个把小时,艺不离手。
闲暇时,他把过去仅靠口口相传的织毯技法用文字记录下来,总结出挂毯技艺上的压、挤、垫、钉、剔、楔、倒、润8种技法,已经成为厂里的操作规范。
因为这个厂,早已成为康玉生此生的寄托,希望如今唯一的宫毯织造之地,能像当时的清宫造办处,把精湛的技艺延续下去。
30多年前的一天,20岁出头的周小寒,跟往常一样坐在长城书画社的柜台后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贩卖古毯。
宫毯匠人周小寒中国编织地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他看来,这些工艺独特精美的古毯,虽然有些破旧,却不知凝结了多少匠人的智慧,不知躲过了多少硝烟炮火,才得以保存下来;它早已不是一块毯子那样简单,更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踩在地上的软黄金”。
然而在当时国人眼中,这些不过是没用的“破烂”,大部分的老地毯都被外国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走,流到了国外;周小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82年,意大利人朗伦佐,在中国南疆的一个招待所,发现了一张不可多得的绝美古毯。
当地人不以为意,肆意在上面捻烟头、泼茶渍;朗伦佐觉得实在太可惜,提议把这毯子卖给他,众人哄堂大笑,根本没人搭理这个“疯子”。
他满怀遗憾地回到意大利,心里却总放不下这块古毯,多少夜里魂牵梦萦;改革开放后,朗伦佐又一次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从陆地坐火车、再坐拖拉机,最后甚至骑毛驴,终于找到当年的那个招待所。
然而那块地毯早已破烂不堪连修复的可能性都没有了,朗伦佐扼腕叹息、痛心至极。
正是他的这份心疼,感染了同样热爱古毯的周小寒,“外国人对中国的地毯都有这么深厚的感情,都有这样的研究,咱们中国人自己干吗呢?”
就这样,半路出家的周小寒从一个卖地毯的商人,成了修复和制作传统宫毯的匠人。
修复古毯,跟修复文物一样,是一项极为繁琐的作业。
周小寒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每处毯子的破损处,不只是简单的缝补,而是从花色、图案、纹理、疏密、厚薄、磨损氧化状态、经纬的粗细捻度、毛质的粗细产地、含绒量等等综合考虑,如何能做到最完整自然的复原。
很多流落国外的地毯,外国人根本不懂其中花纹蕴含的文化意义,也没有同样的毛质,更没按照从前的工艺来修补,只是照葫芦画瓢,结果导致修复的毯子,像打了一个个大补丁,非常丑陋不和谐,也毁坏了其原有的价值。
为了更多地保护和修复古毯,周小寒辗转世界各地,几乎散尽家产,把那些失落的中国古毯一点点买回来,再逐一进行修复。
他查阅了大量古籍资料,每处破损都力求找到相适应的、更破的老地毯残片来修补,一个扣一个扣地移花接木,每处修复都要经过,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对比。
要知道,老地毯每平方英尺就有4900个扣!一个一个按照纹理小心抠下来,再按照花样小心翼翼地穿进去,一小块毯子就要修补一个多月!
如此长时间反复、枯燥的动作,常常累得眼花手疼,没有精湛的技艺和十足的定力,是绝不可能完成的。
连许亚军看了都禁不住感叹:“这真是个巨大的工程!”然而在周小寒看来:文物修复是不计工本的。
ㄒㄨㄒ20⒗ 十万完结书籍免费阅读下载
第一时间更新《大时代的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