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管家老朱将那神色慌张,毫无防备的一名御林军扑倒在地,骑在他的身上,手中短刀奋力下压,眼看就要割破那御林军的咽喉,此时那老朱已然近似疯癫,两眼瞪出,青筋暴露,脸颊涨红,咬牙切齿,奋力要杀那身下之人。

被压在身下的御林军用双臂把住朱总管的两肩想要将他推开。可这年近七旬的老翁不想力气竟如此之大,一时汗如雨下,僵持不动。而另一名御林军见状,急忙转到那老朱身后,挥动长戟,向前刺出,金色的长戟瞬间被鲜血浸透,勾出那腹内的肠子。血肉模糊,鲜血四溅。

那老朱仰天喷出一口鲜血,浑身瘫软,短刀落地,身下的御林军趁机一把将他掀翻在地,又站起身来从同伴手上夺过那长戟,对着已然死去的朱总管又连搠了三次下,只将其胸口搠出好几个血窟窿来,又啐了口唾沫,骂道:“妈的,深更半夜,老子差点死在这老疯子刀下,真是晦气!”

说罢又蹲下身来,掀开那已被鲜血浸透的衣衫,找到那张血红的银票,摇头说道:“可别糟践了这银子。”

闻听正阳门处动静,巡逻的大内侍卫急忙匆匆赶来,见满地鲜血,一具尸首躺在城门口,便问那御林军道:“发生何事?”两人如实交代:“此人身怀利刃,深更半夜硬闯正阳门,已被我二人革杀。”大内侍卫便将尸首拖走,又派人来处理血迹,御林军按部就班,继续看守宫门,余事不提。

而那在角落目睹了这整件事过程的王府下人早已吓得两腿发软,抖似筛糠,急忙掩住口鼻,惊慌失措,连滚带爬的绕路跑回了顺明王府,脚下一急,竟扑倒在地,捶打着那府门,哀恸的喊道:“开门!快开门!”

府门大开,家丁见是自家兄弟,又浑身是伤,急忙将他扶起,正欲带他去治伤,可不像他惊恐的说道:“我要见王爷!我要见王爷!”一把将身旁的伙伴推开,撒开腿便向应无疾卧房奔去。家丁们看着纳闷,但也只得任由他去,想必有甚么要紧之事。

而那下人只顾闷头硬闯,正与那端着半盏残茶,刚服侍应无疾睡下的丫鬟撞在一处,将她撞到在地,摔碎了茶盏,茶水撒了一地,清眸微怒,咒骂道:“不长眼的东西,如此毛糙莽撞。”而那下人已然顾不得许多,也顾不上那丫鬟在身后喊道:“王爷刚刚睡下!”便闯入了卧房之中。

原来那应无疾见朱总管迟迟不归,心有不安,故而一直等吼到方才,实在是困倦难当,这才睡下休息。而那下人也为通报,直接推门而进,扑倒在地,边叩拜边痛哭道:“王爷!王爷!”应无疾翻身坐起,怒骂道:“你是何人,不曾通报,竟敢擅闯本王卧房?!”说罢,便要抽出那床头之剑将他斩杀。

不想那鼻青脸肿,遍体鳞伤的下人竟跪在床边,泪脸满面,痛哭不止,又叩首道:“王爷,我乃是府中下人,奉了朱总管之命与那宫中的潘公公接头,向他问请宫中之事......”应无疾闻听此言,便放下戒心,坐直了身子迫不及待的问道:“情况如何,速速讲来!”

“那潘公公收了我们的银两,却背信弃义,将小的痛打一顿,丢出皇宫,还让小的回报王爷,叫王爷......”下人说了一半不敢再说,应无疾连忙问道:“他说甚么?”下人只得说道:“他叫王爷洗颈就戮,已然时日无多了!”说罢,又叩拜在地。

应无疾举剑指着那皇宫的方向怒斥道:“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本王英明一世,到如今竟被那阉货宦官欺压!”气血攻心,嘴角竟逼出一行鲜血来,又问那下人道:“那阉货为何如此嚣张!竟敢视本王若无物!?”

“他说,他说......他说圣上早有诛杀王爷之心,如今王爷已被刀雪客所伤,命在旦夕,正该趁此机会铲除心腹大患,使朝中党羽分崩离析,肃清奸佞。明日早朝,陛下就要与文武百官商讨如何处置王爷!王爷,大势去矣!”下人嚎啕大哭,撕心裂肺,应无疾脸色惨白,瘫坐在那床榻之上。

“朱总管,朱总管何在?他不是说去为本王求医了么?为何至今未归?”虽明知那老朱找不回名医来,但应无疾还是抱有最后一丝希望,若是真能治好他的经脉与内伤,恢复功力便指日可待,届时便可不再顾及那朝廷的禁军。

可那下人闻听应无疾要寻朱总管,方才平复的心情又掀起波澜,仿佛要把泪水哭干,哽咽说道:“朱总管为寻御医为王爷治伤,身怀利刃夜闯皇宫,被御林军挡下,以利刃欲杀之,却被,却被御林军杀了!尸首已被大内侍卫拖走!而那刀雪客与楚轻安因为护驾有功,被封官赐爵,收在皇帝身边,竟做了将军和郡主!”那人伏地痛哭,应无疾最后的希望终于破灭。

“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应无疾仰天长叹,吐出一口鲜血,化为血雾飘零,手中长剑摔落在床

边,整个人向后倒去,昏死在床榻之上。那下人见状,慌忙撞出卧房,高声呼救道:“快来人呐,王爷他,王爷他......”丫鬟仆人们纷纷赶来,又去请府上的郎中来紧急诊治,众人围在应无疾身旁,心急如焚。

再说那刀雪客与楚轻安,身后跟着那巡检校尉和大内侍卫行了一日,见天色已完便在承天府西南的柳林府歇脚。由于此事他们的身份大有不同,虽他们不愿承认,可确是当今圣上亲口敕封的将军与郡主,焉能住在那三教九流的客栈之中?

两人倒也不与那些大内侍卫争执,住在驿馆之中还能省些盘缠,何乐而不为?在驿馆这一夜,极为漫长,北方的初冬已然是寒风刺骨,楚轻安久未入眠,独自倚在窗口望着那又缺到满,又满再度残缺的银盘,一片指尖大小的雪花轻轻飘落。

楚轻安伸手去接,那轻薄冰凉的雪花落在掌心,融化成水。楚轻安欣喜的向屋内喊道:“雪哥哥,下雪了,快看,下雪了。”可话一说出口,楚轻安便已后悔,刀雪客双目已瞎,早已看不见这美妙的初雪。

而刀雪客端坐在桌边,双眼已被楚轻安用布条敷了药裹上,这也只是按照那《济世青囊》之法稍作尝试,有没有用,则是另当别论。刀雪客闻言微微一笑道:“我看到了,很美,我的眼睛虽瞎了,可我的心里却很透亮,我永远记得那雪的模样,和你一样,一生难忘。”

楚轻安又温暖又心酸,轻叹一口气,便回到刀雪客身边,将他扶起,两人在床边相依着坐下,楚轻安坚定地说道:“此生此世,我一定要将雪哥哥的双眼治好!”可刀雪客却笑道:“怎么,你很在意我现在的模样么?”楚轻安大惊道:“当然不是!”

刀雪客顺着楚轻安的臂膀,指尖轻轻攀上楚轻安的脸颊,抚摸着说道:“不便再费心血了,如今我虽失去了双眼,可却不会再被那些虚幻之物迷惑,从此只凭一颗透明的心去洞察时间,仿效秦前辈,不也是一样生活么。再者,你的模样,早已刻在我心中,永世难忘。既然如此,那能不能看到,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楚轻安感动万分,眼中隐瞒泪水,嘴角却向上扬起。扑倒在刀雪客怀中,两人紧紧抱在一处,楚轻安又问道:“雪哥哥先前甩掉那些大内侍卫的计划打算何时进行?”“等明日出了柳林府,我们便设法布下陷阱,依计行事。”楚轻安点了点头,天色已完,将烛火吹熄,二人身影交叠,隐匿在黑暗之中。

一夜过去,那承天府城已然恢复了白日的喧闹,人声鼎沸,唯独那顺明王府极为冷清。应无疾已然醒来,只是披头散发,衣衫不整,须发散乱,眼神呆滞,极为沧桑狼狈。将左右丫鬟仆人尽皆撤去,老朱也不在身边,那应无疾的面前只摆着那摊开的《无上大玄神冥卷》,还在做最后的考虑。

一旦修炼了这邪门武功,虽可暂时令他峰回路转,重回巅峰,但其下场,只怕不会比游晋文要好。一旦踏上了这条路,便再也回不了头。从来没有甚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此时的应无疾只在等一道圣旨,若圣旨一到,则是他作出决断之时。

大内皇宫,天明殿上。薛总管的尸首终在清天殿寻得,正光帝以厚礼安葬,又命人拆除清天殿。信任的太监总管正是那捉住应无疾细作有功的潘公公。潘总管立于殿上,将拂尘一搭,望了一眼那正光帝,见他点头,便冲着殿外高声喊道:“百官觐见!”

在天明殿外恭候已久的文武百官闻听此声,便停止了讨论,皆身着朝服,手执笏牌,卸下兵刃,脱去鞋履,井然有序的依次上殿,文官于右,武将于左,见了那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九龙明英袍,头戴珠帘帝冕,雄姿英发的正光帝,皆一齐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谢陛下!”百官起身,正光帝由衷笑道:“朕继位已然一十二年,今日还是朕第一次将朝政大事揽于己手,与众爱卿畅谈国事,朕心中大快。如今奸佞将除,那妖道已死,不久之后,朕便可安安稳稳的坐稳这江山,再无顾忌了。”“陛下英明!”众臣附和道。

正光帝又扫了一眼那潘总管,他遂又喊道:“有本快奏,无本退朝。”那文官队列之中便转出一人,躬身拜道:“禀报陛下,臣有本启奏。”众人望去,此人正是那二品中枢院首府宰相王阳年,总览中枢院之事。正光帝遂笑着问道:“王爱卿有何要事,速速奏来。”

“陛下重新临朝,实乃万民之幸,百姓之福。奈何如今豺狼犹在,爪牙潜伏,一日不除,必将卷土重来,祸乱朝纲。”王阳年已是刚正耿直之老臣,亦在先前的血书密诏之中,“东陵王爷应无疾,蒙受先帝与陛下隆恩,免除摄政王一职后,敕封东陵,尚不知满足,广布罗网于朝堂,暗结党羽于殿宇,僭越君臣之礼,祸乱朝廷纲常,欲弑君自立久矣,其心险

恶,无人不知,若再不处置,只怕夜长梦多。望陛下早下圣旨,已做决断。”

正光帝闻言点了点头,但未直接明示,而是问道:“王爱卿此言,众卿是否同意?有何意见,一并说出。”武将们大多心直口快,站出队列说道:“臣附议。”“王大人此言甚是有理。”“陛下,东陵王爷不可不除。”而文臣却总是会多些顾虑,倒不是应无疾的党羽。朝中之人多多少少受过应无疾的恩惠,但在大义之前,还是拎得清的。没必要为了保住大势已去应无疾,葬送了自家性命。

文官队列之中又转出一人说道:“陛下,王大人此人虽然有理,但如何处置东陵王更待商榷。若是唐突杀之,只怕会激起反抗,致使那东陵王垂死挣扎,反倒对陛下不利。请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又惹得众臣一阵哄闹:“此事不可急进,须缓图之。”“应无疾手段狠辣,野心勃勃,宜早除之!”一时间朝堂之上乱作一团,不成体统,轰吵起来。正光帝倒也不生气,反倒乐于见此争论之景。待众臣意识到自己失态,各回队列,禁声之后,正光帝这才发话。

“怎么了,不吵了?这下该轮到朕说了罢。”正光帝缓缓起身,在那潘总管的搀扶下走下玉阶,立于大臣们身前,徐徐说道:“无论如何,那应无疾毕竟是朕的四皇叔,是先帝之弟,纵然他有弑君篡位之心,朕亦不可做绝。来人呐,听旨。”

那潘总管遂转到正光帝身前跪下听旨,正光帝吩咐道:“东陵王屡屡犯上,窜逆僭越,大逆不道,本该于东市口当街斩首,府中上下一并处死。但朕念及叔侄之情,法外开恩,只赐予那应无疾一条白绫,叫他自行了断。府中其他人等,皆不予追究。待应无疾自尽之后,仍以王侯之礼安葬于皇陵,入祖祠。”

“陛下圣明!”如此安排,极为妥当,众臣皆拜伏。看来若非应无疾与那妖道先后祸乱朝纲,正光帝又不是体弱多病,必是一代明君。而又有大臣问道:“陛下,若是那东陵王不肯自尽,又当如何?”正光帝缓步走回龙椅前,背对着百官微闭双眼,长叹一口气道:“若他果真固执如此,那朕也只得与这四皇叔,动起刀兵了。”

此事议罢,又有边关武将上奏道:“陛下,臣有本奏。妖道虽除,细作已诛。但从此事上可知,那朝鹰族贼心不死,密谋策划了几十年,渗透到我朝中,只为图我中土。如今奸计虽破,但其是否还有其他计划,尚且不知。实该未雨绸缪,以防不测。”

又有文臣进言道:“陛下,郭将军此言甚为有理。那朝鹰族久居南疆,疆域狭窄,资源匮乏,若要壮大必当图谋我中原土地,如今虽暂败一招,但人心难测,那朝鹰族人不施教化,必定卷土重来,袭扰我南关边境。到那时再起战事,只怕会陷入被动,再难抵挡。”

“众卿对此事有何良策?”正光帝问道。谁知满朝大臣竟一齐拜道,齐声进谏:“我等请陛下下旨,先发制人,征讨南疆,荡平朝鹰族,以战止战,永绝战事,以保中原土地,姜国江山永固,百姓康平。请圣上决断!”

正光帝闻言,微微一愣,但细思一番,并非毫无道理。与其时刻提防着那朝鹰族,日夜不得安枕,不如先发制人,抢占先机,一举平定南疆。正光帝垂头沉思,复又抬起头来,望着那天明殿上悬着的太祖亲书金匾“江山永固”,猛然转身说道:“听旨!”

“微臣在!”百官们齐声应道。正光帝振臂传旨,点将分兵:“众卿听令!拜武平侯邓国志为平南大元帅,安邦侯安平元为镇南副将军,中枢吏丞韩书远为参军,兵部典军李元明为督军,命骠骑将军左仁明,车骑将军应天熊,领十五万大军南下,再诏令南方一十二路督府军各一万,总计二十七万大军出南关直取朝鹰族,务必将其剿灭,斩草除根,永不再生!”

“臣等遵命!”众臣各自领旨,正光帝又吩咐道:“所用军械器具,兵部一并备至齐全,即日出发!粮草先行,囤于落雁府,若有贻误军机者,定斩不饶!大元帅可全权决策,不必回报于朕!”“陛下圣明!”众臣又其声附和。

可有一站与队末的小吏却冲出队列,跪在殿中叩首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人原来是顶替那王千扇刚刚上任的信任五品伏文侍郎黄奎新进谏阻止道:“陛下,万万不可出兵讨伐!”正光帝问道:“满朝文武皆以为要先发制人,汝为何阻止?可有说辞?”

“若朝鹰族来犯,我等为陛下拒之,实是天理,朝鹰族必败,我等必胜,问心无愧此乃正义之师。而如今敌未犯我,我先犯人,掀起刀兵,致两国百姓陷入战乱,死伤无数,生灵涂炭,即便荡平了南疆,也是徒添罪孽,天理不容,不义之师,只怕要遭天谴,还望陛下,明鉴!”

正光帝并非昏君,自知此言也颇有道理,便陷入沉思。

第一时间更新《飞雪葬红叶》最新章节。

武侠修真相关阅读More+

儒侠英豪

道侣助我长生

口袋修仙:我一掌便可轰碎修仙界

长生:我当了千年捕头

半仙

人在凡尘,俯视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