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慕白早料到皇帝会有这一手,他贵为帝王自然不好向自己拜师学艺,派个七品的小官儿来却是无妨。秦慕白也没想过敝帚自珍秘不外传,独乐不如众乐,自己不经意的一点才艺,改变和推动了贞观时代的琵琶演奏技艺,这件事情本身也是挺有成就感的。
不久,琵琶取来了。秦慕白先行演奏一曲,曾宏友自然是全神贯注的侧耳倾听。
一曲终了,曾宏友彻底呆愣,眼睛都直了。
“曾署令,你怎么了?”
“啊?!”曾宏友恍然回神,脸色似乎有点苍白,“果然、果然!陛下果然慧眼独具诚不欺人!秦祭酒,你这手琵琶绝技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下官浸淫琵琶曲乐三十年一向颇为自负,现在也不得不心悦诚服自叹弗如!学无长幼能者为先,下官、下官一定要拜你为师,一定!”
说罢,不由分说的跪拜于地,行起了师徒之礼。
秦慕白只能摇头苦笑:“罢了,随便你。你既然也是这方面的大行家,想必也不需要我手把手一步步的来教你——我就教你这独特的指法吧!”
“学生拜谢老师!”曾宏友倒是不含糊,面带喜色的拱手谢恩。
皇帝有旨令下达需要完成任务是一回事,曾宏友本身也是个喜好音乐的人,能学到秦慕白这手独一无二的绝技,自然是高兴。再者,在封建王朝,历来都是上行下效——皇帝喜欢什么,下面的臣子和百姓也会竞相效仿,引为时尚和潮流。
就比如,李世民这个皇帝出身关陇军事贵族,从小就精熟于骑射武艺,本身也是个南征北战得到天下的马上皇帝,当了皇帝后也不忘武事,经常带着一群勇士在殿前拉弓比箭——因此大唐天下尚武,民风果劲。
李世民喜好书法,一手“飞白书”独竖一帜,堪称当代独具特色的书法大家,经常带领一群臣子品书论字,一时朝野上下蔚然成风。因此全天下人无论贵贱老幼都精研翰墨,大唐王朝一时洛阳纸贵。
就连李世民风流好色,天下人也竞相效仿,以至于大唐民风开放,于男女闺房之事并不避讳,贞操观念相对淡薄。这一点,连21世纪也未必能比得过。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引领天下风尚独一无二的“流行天王”。
皇帝喜欢音乐独衷于琵琶,天下人皆知。谁能弹得一手出类拔萃的琵琶,自然是大好的事情。
因此,曾宏友没理由不开心。虽然四十多岁一把年纪了,仍然心安理得像个小学生一样虚心谨慎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秦慕白,专心致志的学习了整整大半天,方才千恩万谢的拜辞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府里倒是安静没有其他闲人来访,连吴王李恪也没有再度登门。朝廷的正式任命书还没有下来,秦慕白也不着急,每天过着很有规律的生活。黎明即起练习武艺,在房中与秦叔宝切磋讨论枪箭之术,然后潜心读书。再就是陪着母亲和妹妹聊天叙话,教小妹弹琵琶。
曾宏友拜了师,又是奉旨办事,不敢不勤谨,每天必定午时初刻来学艺,未时三刻后离开。数日的苦练,他已将琵琶指法给学得差不多,算是圆满出师了。
两天之后,一向门可罗雀的秦府,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大清早,府里就闹腾上了——来了一群宫里的宦官宫女,都指名道姓要见秦慕白,说是来拜师学艺的。
秦慕白的头都大了,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事儿闹得!
敢情是曾宏友学成了技艺后在宫里演奏给皇帝听了,龙颜大悦大加赞赏。而他从师于秦慕白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后宫嫔妃嘛,谁不想有一样讨皇帝喜好的特长,赢得优宠呢?因此,后宫许多嫔妃都派出了懂得音律会弹琵琶的贴身宦官或宫女,来找秦慕白拜师学艺,用心一目了然。
一群宫女宦官在秦府大厅里等得焦心,谁不想办成了差事回去讨得主子欢心得到赏赐?这可是关系到自家主子在皇帝那里是否得宠的大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也是密切相关的。
于是,秦慕白这个名不见经传、从未在朝堂之上露脸的小人物,不经意间就成了皇宫内院诸多嫔妃尽心想要拉拢的香饽饽。
正当众宫女宦官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大厅转角处响起了低沉有力的敲击声,声声铿锵,如同响在他们的心头——秦叔宝拄着拐杖出来了。
“拜见翼国公!”呼啦啦的跪倒一片。
“尔等都回去吧,找太署令曾宏友拜师学艺即可,不必再来。”秦叔宝淡淡的说了一句,满堂寂静略带肃杀的气息。众宫女宦官们个个大气都不敢出,就别说有谁敢提出什么异议了,只好纷纷谢罪告辞而去。
秦慕白出来扶着父亲,父子二人一起苦笑的摇了摇头。
“三郎,为将为臣,不可与后宫之人往来过密有任何瓜葛。这是个大忌,切记!”
“孩儿谨记!”
父子二人还没来得及转身,门口又涌出一片人来,竟然是长安西市里各个曲苑歌坊的人,携重金来拜师学艺。
看来秦慕白的这手琵琶技艺,已然由宫中传到了市坊之间,惊动了这些声色场所的人。
秦叔宝恼怒的一挥手:“闭门谢客!”
将这些不入流的声色之辈拒之于门外。手中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他哼道:“亮儿,以后休要再卖弄这种奇技淫巧的东西,没出息。我秦家是将门,相信为父,你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必是武艺兵法之类。多把时间花在练武读书上!”
“知道了,爹。”秦慕白也只能苦笑了。关于琵琶,对他来说也顶多只算是个“业余爱好”,可从来没想过靠它来扬名立万或是谋个出路。没想到偶尔的“无心之失”,反倒弄得树大招风了。
想要低调,都这么困难。
几天以后,紧闭的秦家大门总算打开,因为这次来的是吏部的官员,送来了秦慕白的官凭告身、职份田田契和官袍履靴等物,还二话不说收走了五贯“告身钱”,管你是上柱国还是七品小官,照收不误。
对此秦叔宝也没说什么,想来便是大唐的“成例”。
秦慕白展开了官凭告身来看,朱红色的一个折叠本本,实际就是“官职任命书”,上面写了他的籍贯年龄与任命官职等等,盖了户部吏部等一系列部门的大印,制作倒是结实且精美。
“嗯,咱也是官僚了,虽然是七品芝麻官。”
再看看田契,秦慕白心里有点泛乐:“这还成地主了。”
按贞观大唐制度,官员的俸禄主要是禄米和田产。七品京官每年可领八十石粮食,另有三顷五十亩“职份田”。职份田可租给农户栽种,每年收租就行。这所有的收入十个秦慕白也是吃喝不完的。当然,非要花天酒地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试了试七吕官制式的绿色官袍,虽然这式样不太讨喜和习惯,倒至少布料不错还算合身。最值得庆幸的是官帽不是绿色的。
“明日辰时就去吴王府点个卯吧!”秦叔宝说道,“踏实做人,勤谨为官。”
“嗯……”秦慕白点头应过,心里却在寻思着:古人政治上的智慧和为官之道可是丝毫不输给后人,在大唐当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感觉呢?有挑战性,真值得期待。
翌日,秦慕白照例早起,练了一个时辰的武艺后,整点衣装,准备第一天去上班。临出门时,刘氏和秦霜儿左右给他抹平肩上莫须有的褶皱,一人一脸温馨的笑意送他出门。
披着厚裘走在长安里坊里的石板道上,呼吸着大唐冬日干冷的空气,秦慕白左顾右盼,古朴的建筑和人群让他颇有新鲜感。
吴王府离秦府并不远,步行也就一盏茶的工夫。没多久便到了府门前,朱漆铜铆的大门上方,悬一块“吴王府”的牌匾,八名手执长枪的军士挺立在寒风中,颇有点傲立严冬的军武傲气。
“站住,你是何人?”秦慕白方才上前,一名军校叉腰将他拦住,黑须满面,煞有几分威风。
“在下秦慕白,新任吴王府东阁祭酒,今日头次来点卯就官。”秦慕白回道。
“秦慕白?没听说过。官凭。”黑脸军校冷冷的说道。
这时他身后一名小卒道:“范校尉,在下却是认得此人——便是那弹琵琶颇有名气的翼国公家的秦三郎吧?”
秦慕白正在伸手去掏官凭告身,这时略一怔,不禁摇头。
“哦,是和翼国公长是有点像。”黑面军校脸上漾起一丝屑笑,摆摆手随口道,“五品以下佐官从侧门入,快走吧——秦祭酒。”
秦慕白微皱了下眉头,心忖看来我这个弹琵琶的名声还真的没好到哪里去,连这些军校卒子都把我当作了伎子优伶一样的人来看待。
扯了扯身上的厚裘,秦慕白满不在乎的淡然一笑,朝侧门走去。
不久,琵琶取来了。秦慕白先行演奏一曲,曾宏友自然是全神贯注的侧耳倾听。
一曲终了,曾宏友彻底呆愣,眼睛都直了。
“曾署令,你怎么了?”
“啊?!”曾宏友恍然回神,脸色似乎有点苍白,“果然、果然!陛下果然慧眼独具诚不欺人!秦祭酒,你这手琵琶绝技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下官浸淫琵琶曲乐三十年一向颇为自负,现在也不得不心悦诚服自叹弗如!学无长幼能者为先,下官、下官一定要拜你为师,一定!”
说罢,不由分说的跪拜于地,行起了师徒之礼。
秦慕白只能摇头苦笑:“罢了,随便你。你既然也是这方面的大行家,想必也不需要我手把手一步步的来教你——我就教你这独特的指法吧!”
“学生拜谢老师!”曾宏友倒是不含糊,面带喜色的拱手谢恩。
皇帝有旨令下达需要完成任务是一回事,曾宏友本身也是个喜好音乐的人,能学到秦慕白这手独一无二的绝技,自然是高兴。再者,在封建王朝,历来都是上行下效——皇帝喜欢什么,下面的臣子和百姓也会竞相效仿,引为时尚和潮流。
就比如,李世民这个皇帝出身关陇军事贵族,从小就精熟于骑射武艺,本身也是个南征北战得到天下的马上皇帝,当了皇帝后也不忘武事,经常带着一群勇士在殿前拉弓比箭——因此大唐天下尚武,民风果劲。
李世民喜好书法,一手“飞白书”独竖一帜,堪称当代独具特色的书法大家,经常带领一群臣子品书论字,一时朝野上下蔚然成风。因此全天下人无论贵贱老幼都精研翰墨,大唐王朝一时洛阳纸贵。
就连李世民风流好色,天下人也竞相效仿,以至于大唐民风开放,于男女闺房之事并不避讳,贞操观念相对淡薄。这一点,连21世纪也未必能比得过。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封建王朝,皇帝就是引领天下风尚独一无二的“流行天王”。
皇帝喜欢音乐独衷于琵琶,天下人皆知。谁能弹得一手出类拔萃的琵琶,自然是大好的事情。
因此,曾宏友没理由不开心。虽然四十多岁一把年纪了,仍然心安理得像个小学生一样虚心谨慎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秦慕白,专心致志的学习了整整大半天,方才千恩万谢的拜辞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府里倒是安静没有其他闲人来访,连吴王李恪也没有再度登门。朝廷的正式任命书还没有下来,秦慕白也不着急,每天过着很有规律的生活。黎明即起练习武艺,在房中与秦叔宝切磋讨论枪箭之术,然后潜心读书。再就是陪着母亲和妹妹聊天叙话,教小妹弹琵琶。
曾宏友拜了师,又是奉旨办事,不敢不勤谨,每天必定午时初刻来学艺,未时三刻后离开。数日的苦练,他已将琵琶指法给学得差不多,算是圆满出师了。
两天之后,一向门可罗雀的秦府,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大清早,府里就闹腾上了——来了一群宫里的宦官宫女,都指名道姓要见秦慕白,说是来拜师学艺的。
秦慕白的头都大了,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事儿闹得!
敢情是曾宏友学成了技艺后在宫里演奏给皇帝听了,龙颜大悦大加赞赏。而他从师于秦慕白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后宫嫔妃嘛,谁不想有一样讨皇帝喜好的特长,赢得优宠呢?因此,后宫许多嫔妃都派出了懂得音律会弹琵琶的贴身宦官或宫女,来找秦慕白拜师学艺,用心一目了然。
一群宫女宦官在秦府大厅里等得焦心,谁不想办成了差事回去讨得主子欢心得到赏赐?这可是关系到自家主子在皇帝那里是否得宠的大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也是密切相关的。
于是,秦慕白这个名不见经传、从未在朝堂之上露脸的小人物,不经意间就成了皇宫内院诸多嫔妃尽心想要拉拢的香饽饽。
正当众宫女宦官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大厅转角处响起了低沉有力的敲击声,声声铿锵,如同响在他们的心头——秦叔宝拄着拐杖出来了。
“拜见翼国公!”呼啦啦的跪倒一片。
“尔等都回去吧,找太署令曾宏友拜师学艺即可,不必再来。”秦叔宝淡淡的说了一句,满堂寂静略带肃杀的气息。众宫女宦官们个个大气都不敢出,就别说有谁敢提出什么异议了,只好纷纷谢罪告辞而去。
秦慕白出来扶着父亲,父子二人一起苦笑的摇了摇头。
“三郎,为将为臣,不可与后宫之人往来过密有任何瓜葛。这是个大忌,切记!”
“孩儿谨记!”
父子二人还没来得及转身,门口又涌出一片人来,竟然是长安西市里各个曲苑歌坊的人,携重金来拜师学艺。
看来秦慕白的这手琵琶技艺,已然由宫中传到了市坊之间,惊动了这些声色场所的人。
秦叔宝恼怒的一挥手:“闭门谢客!”
将这些不入流的声色之辈拒之于门外。手中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他哼道:“亮儿,以后休要再卖弄这种奇技淫巧的东西,没出息。我秦家是将门,相信为父,你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必是武艺兵法之类。多把时间花在练武读书上!”
“知道了,爹。”秦慕白也只能苦笑了。关于琵琶,对他来说也顶多只算是个“业余爱好”,可从来没想过靠它来扬名立万或是谋个出路。没想到偶尔的“无心之失”,反倒弄得树大招风了。
想要低调,都这么困难。
几天以后,紧闭的秦家大门总算打开,因为这次来的是吏部的官员,送来了秦慕白的官凭告身、职份田田契和官袍履靴等物,还二话不说收走了五贯“告身钱”,管你是上柱国还是七品小官,照收不误。
对此秦叔宝也没说什么,想来便是大唐的“成例”。
秦慕白展开了官凭告身来看,朱红色的一个折叠本本,实际就是“官职任命书”,上面写了他的籍贯年龄与任命官职等等,盖了户部吏部等一系列部门的大印,制作倒是结实且精美。
“嗯,咱也是官僚了,虽然是七品芝麻官。”
再看看田契,秦慕白心里有点泛乐:“这还成地主了。”
按贞观大唐制度,官员的俸禄主要是禄米和田产。七品京官每年可领八十石粮食,另有三顷五十亩“职份田”。职份田可租给农户栽种,每年收租就行。这所有的收入十个秦慕白也是吃喝不完的。当然,非要花天酒地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试了试七吕官制式的绿色官袍,虽然这式样不太讨喜和习惯,倒至少布料不错还算合身。最值得庆幸的是官帽不是绿色的。
“明日辰时就去吴王府点个卯吧!”秦叔宝说道,“踏实做人,勤谨为官。”
“嗯……”秦慕白点头应过,心里却在寻思着:古人政治上的智慧和为官之道可是丝毫不输给后人,在大唐当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感觉呢?有挑战性,真值得期待。
翌日,秦慕白照例早起,练了一个时辰的武艺后,整点衣装,准备第一天去上班。临出门时,刘氏和秦霜儿左右给他抹平肩上莫须有的褶皱,一人一脸温馨的笑意送他出门。
披着厚裘走在长安里坊里的石板道上,呼吸着大唐冬日干冷的空气,秦慕白左顾右盼,古朴的建筑和人群让他颇有新鲜感。
吴王府离秦府并不远,步行也就一盏茶的工夫。没多久便到了府门前,朱漆铜铆的大门上方,悬一块“吴王府”的牌匾,八名手执长枪的军士挺立在寒风中,颇有点傲立严冬的军武傲气。
“站住,你是何人?”秦慕白方才上前,一名军校叉腰将他拦住,黑须满面,煞有几分威风。
“在下秦慕白,新任吴王府东阁祭酒,今日头次来点卯就官。”秦慕白回道。
“秦慕白?没听说过。官凭。”黑脸军校冷冷的说道。
这时他身后一名小卒道:“范校尉,在下却是认得此人——便是那弹琵琶颇有名气的翼国公家的秦三郎吧?”
秦慕白正在伸手去掏官凭告身,这时略一怔,不禁摇头。
“哦,是和翼国公长是有点像。”黑面军校脸上漾起一丝屑笑,摆摆手随口道,“五品以下佐官从侧门入,快走吧——秦祭酒。”
秦慕白微皱了下眉头,心忖看来我这个弹琵琶的名声还真的没好到哪里去,连这些军校卒子都把我当作了伎子优伶一样的人来看待。
扯了扯身上的厚裘,秦慕白满不在乎的淡然一笑,朝侧门走去。
第一时间更新《长安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