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他们是饿疯的
“去伪存真,方得真相……”
唐嘉宇又仔细阅读了一遍最后几页,看着那几页同样是打印出来,却刻意只留下只言片语的几句话,仿佛印刷不全的谜语人书页。
“原来如此!”
在最开始他就在思考,为什么要留下这么几页,是和读者过不去还是作者脑子坏了。从页码和重新装订这件事来看,显然都不是,作者应该确确实实写完了这本书。
只不过后半部分的内容里,“去伪”的“伪”的部分还不够多,所以后半部分被人为去掉了,书籍也重新装订过。这和那些为了响应政策的精修版本没有区别。
但是既然去都去掉了,为什么不去的彻底一点,这就又是另一个问题。能够做出这件事的人,显然是想掩盖当年的真相,又不想做的太过火,所以很可能只是偷偷把后面的部分删了完事。
从那几页乱七八糟内容前面,故事的最后一句话便可以看出——“理所当然的,这场战争在反派们击溃了包围圈后告终,卡通角色占领了那几个州,也宣告着愚蠢的合众国的全面失败。”
这句话,是可以作为一本书的结尾的,尽管没有转折,但是前面也没有对后续的铺垫。而故事的整体脉络,前因后果已经全部叙述完毕了。
哪怕正常来说,在这里可以进行转折,甚至为了故事更有趣,大部分稍有功底的作者都会选择继续写下去。可万一写这本书的是个愣头青,或者这本书就是本粉切黑的反童话,偏要在这里结尾呢?
也不是不行,除了有点突然之外,不会特别奇怪,也不引人注意。属于那种人们看完只会评价一句“这什么玩意”然后就把书丢到一边的类型。
甚至可能因为对合众国的讽刺,文中表现的黑色幽默和反套路的结尾而受到部分人的追捧。毕竟反权威也是合众国人的一大特点,足以和反智主义、阴谋论并称合众国三大优良传统。
这显然是和“修订”这本书的人的意见不谋而合,反正你们猜不到真正的历史,也没有人在乎,就当作一本反套路的讽刺小说看不也挺好么。
由此可见,最后几页画蛇添足的印刷错误,更像是某种提示,至于是谁的提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既然之前就有人能自发地重新修订这本编年史,不收一分钱,那我小魔女蒙娜这么乐于助人,再重新帮忙修订一遍不是很正常吗?
加上的这几页,无伤大雅,看起来什么也没说,即使第一版“编辑”看到了,也不会特地再把这几页撕掉。
但结合“去伪存真”这四个字来看,立刻就不一样了。何谓去伪存真,要怎么去,怎么存?
这几页,实际上就是一个完美的“范本”,剩下的这几句看似废话的话,就是“存”,而其他的内容,都可以去。
对照到前面而言就是,凡是铺垫、背景、设定和叙述、统统不要,全都可以去!只保留事件的基本框架,和最终结果。
举例而言,什么墨山,灵墨石,灵墨笔,这是设定,可以被任意替换,你把墨山换成富士山,把灵墨石换成泰伯利亚矿,把灵墨笔换成奇妙打印机,都不影响整体框架和事件。
因为这些都只是“名字”和可以随意编造的“设定”,可有可无,那就删!
漫画家和动画家做出的弱智操作,只是对于后面的结果的补充,没必要看,也可以删!
合众国的部队怎么打的,用什么策略打,有差么?删!
卡通角色军队怎么组成,怎么赢,在哪打,在哪赢,需要知道吗?
全都删了。
如此一来,整本小说就只剩下一个大纲样的东西,不,应该说比大纲还简陋,就是用几句话概括整本书,还得越简单越好。
唐嘉宇把自己得到的东西用手机备忘录写下,得到了这么一段话:
墨乡镇,打了第一次墨水战争,敌人很弱,被镇压。卡通角色活过来了,反派角色发起第二次墨水战争,打赢了合众国军队。有英雄带领正派卡通角色,镇压反派。
就这么简短的一段话,就是整本书不可替代的事实和结果,即所谓的“真相”,而这一切也可以和唐嘉宇查到的资料相对应。
实际上,如果唐嘉宇不去调查墨乡镇的历史和合众国法案,他还没办法这么快完成删减的过程。因为一本书里,哪些是可以删掉的,哪些是必须保留的,其实是很主观的内容,因为小说是需要逻辑的,而现实不需要。
比如灵墨石,在故事里看起来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定,也是维持整个逻辑框架的基础。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证据证明其存在,那么它就是不必要的,可以删去的。又比如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最后的战场在印第安纳,那么就表示在哪打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合众国军队输了”这个结果。
而且唐嘉宇也隐约意识到,很有可能,有些事情连这本书的作者也并不清楚。
有极大的概率,作者只知道打了两次墨水战争,对具体的战争细节和起因经过一概不知,只知道结果。
他应该也只知道“卡通角色活过来了”这个事实,但是却不知道卡通角色是怎么活过来的,甚至可能连它们是什么时候活过来的都不知道,所以虚构了“灵墨石”这么个东西。
这也是最保险的做法,只知道事件和结果,起因、经过都虚构,足以将整个事件改的面目全非,真正经历过,知道内幕想要掩盖的那群人,反而不会对其有太多关注。
差的太远了,没有丝毫针对它的意义。
那么得到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信息,对于唐嘉宇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意义很大!
首先,卡通角色怎么活过来的,目前来说并不重要,毕竟怪谈是怎么诞生的……这种事真的没人能说清楚,当事人都不行。
鹿欣和洛城也未必知道幻夜最开始怎么来的。
非要问得话,也大概率会得到:“啊,就有那么一天吧,突然之间,啪的一声,一家幻夜就开好了。”
或者:“愿力怎么来的?不知道,大风刮来的。”
诸如此类的回答。
而唐嘉宇关注的重点,更多的在“卡通角色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这件事上。
按照蒙娜的说法,非人型的卡通角色,大都疯了。以及最后她留下的那句,“不是因为卡通角色的杀戮与疯狂致使合众国设置禁令,而是因为禁令,所以它们才陷入杀戮和疯狂。”
这句话相当耐人寻味。
根据这本《编年史》,唐嘉宇则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一个猜想。
最开始的时候,卡通角色还非常弱小,由于卡通动画的传播推广,卡通在人群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导致了卡通角色的成长。
但是反派卡通角色却因此产生野心,和合众国发生了冲突,之后被正派卡通角色镇压。此时的合众国似乎已经意识到了是什么让卡通角色变强,于是下令禁止了所有卡通动画,漫画和相关游戏的传播,阻止影响力的扩散。
目前看来,这种影响力对于卡通角色而言很可能如同食物之于人类,这一波等于各国直接给他们断粮。
断粮就算了,一断还断了接近50多年,人不吃饭会饿死。卡通角色不吃饭也许不会饿死……
但是万一,饿着饿着,就疯了呢?
唐嘉宇又仔细阅读了一遍最后几页,看着那几页同样是打印出来,却刻意只留下只言片语的几句话,仿佛印刷不全的谜语人书页。
“原来如此!”
在最开始他就在思考,为什么要留下这么几页,是和读者过不去还是作者脑子坏了。从页码和重新装订这件事来看,显然都不是,作者应该确确实实写完了这本书。
只不过后半部分的内容里,“去伪”的“伪”的部分还不够多,所以后半部分被人为去掉了,书籍也重新装订过。这和那些为了响应政策的精修版本没有区别。
但是既然去都去掉了,为什么不去的彻底一点,这就又是另一个问题。能够做出这件事的人,显然是想掩盖当年的真相,又不想做的太过火,所以很可能只是偷偷把后面的部分删了完事。
从那几页乱七八糟内容前面,故事的最后一句话便可以看出——“理所当然的,这场战争在反派们击溃了包围圈后告终,卡通角色占领了那几个州,也宣告着愚蠢的合众国的全面失败。”
这句话,是可以作为一本书的结尾的,尽管没有转折,但是前面也没有对后续的铺垫。而故事的整体脉络,前因后果已经全部叙述完毕了。
哪怕正常来说,在这里可以进行转折,甚至为了故事更有趣,大部分稍有功底的作者都会选择继续写下去。可万一写这本书的是个愣头青,或者这本书就是本粉切黑的反童话,偏要在这里结尾呢?
也不是不行,除了有点突然之外,不会特别奇怪,也不引人注意。属于那种人们看完只会评价一句“这什么玩意”然后就把书丢到一边的类型。
甚至可能因为对合众国的讽刺,文中表现的黑色幽默和反套路的结尾而受到部分人的追捧。毕竟反权威也是合众国人的一大特点,足以和反智主义、阴谋论并称合众国三大优良传统。
这显然是和“修订”这本书的人的意见不谋而合,反正你们猜不到真正的历史,也没有人在乎,就当作一本反套路的讽刺小说看不也挺好么。
由此可见,最后几页画蛇添足的印刷错误,更像是某种提示,至于是谁的提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既然之前就有人能自发地重新修订这本编年史,不收一分钱,那我小魔女蒙娜这么乐于助人,再重新帮忙修订一遍不是很正常吗?
加上的这几页,无伤大雅,看起来什么也没说,即使第一版“编辑”看到了,也不会特地再把这几页撕掉。
但结合“去伪存真”这四个字来看,立刻就不一样了。何谓去伪存真,要怎么去,怎么存?
这几页,实际上就是一个完美的“范本”,剩下的这几句看似废话的话,就是“存”,而其他的内容,都可以去。
对照到前面而言就是,凡是铺垫、背景、设定和叙述、统统不要,全都可以去!只保留事件的基本框架,和最终结果。
举例而言,什么墨山,灵墨石,灵墨笔,这是设定,可以被任意替换,你把墨山换成富士山,把灵墨石换成泰伯利亚矿,把灵墨笔换成奇妙打印机,都不影响整体框架和事件。
因为这些都只是“名字”和可以随意编造的“设定”,可有可无,那就删!
漫画家和动画家做出的弱智操作,只是对于后面的结果的补充,没必要看,也可以删!
合众国的部队怎么打的,用什么策略打,有差么?删!
卡通角色军队怎么组成,怎么赢,在哪打,在哪赢,需要知道吗?
全都删了。
如此一来,整本小说就只剩下一个大纲样的东西,不,应该说比大纲还简陋,就是用几句话概括整本书,还得越简单越好。
唐嘉宇把自己得到的东西用手机备忘录写下,得到了这么一段话:
墨乡镇,打了第一次墨水战争,敌人很弱,被镇压。卡通角色活过来了,反派角色发起第二次墨水战争,打赢了合众国军队。有英雄带领正派卡通角色,镇压反派。
就这么简短的一段话,就是整本书不可替代的事实和结果,即所谓的“真相”,而这一切也可以和唐嘉宇查到的资料相对应。
实际上,如果唐嘉宇不去调查墨乡镇的历史和合众国法案,他还没办法这么快完成删减的过程。因为一本书里,哪些是可以删掉的,哪些是必须保留的,其实是很主观的内容,因为小说是需要逻辑的,而现实不需要。
比如灵墨石,在故事里看起来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定,也是维持整个逻辑框架的基础。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证据证明其存在,那么它就是不必要的,可以删去的。又比如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最后的战场在印第安纳,那么就表示在哪打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合众国军队输了”这个结果。
而且唐嘉宇也隐约意识到,很有可能,有些事情连这本书的作者也并不清楚。
有极大的概率,作者只知道打了两次墨水战争,对具体的战争细节和起因经过一概不知,只知道结果。
他应该也只知道“卡通角色活过来了”这个事实,但是却不知道卡通角色是怎么活过来的,甚至可能连它们是什么时候活过来的都不知道,所以虚构了“灵墨石”这么个东西。
这也是最保险的做法,只知道事件和结果,起因、经过都虚构,足以将整个事件改的面目全非,真正经历过,知道内幕想要掩盖的那群人,反而不会对其有太多关注。
差的太远了,没有丝毫针对它的意义。
那么得到这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信息,对于唐嘉宇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意义很大!
首先,卡通角色怎么活过来的,目前来说并不重要,毕竟怪谈是怎么诞生的……这种事真的没人能说清楚,当事人都不行。
鹿欣和洛城也未必知道幻夜最开始怎么来的。
非要问得话,也大概率会得到:“啊,就有那么一天吧,突然之间,啪的一声,一家幻夜就开好了。”
或者:“愿力怎么来的?不知道,大风刮来的。”
诸如此类的回答。
而唐嘉宇关注的重点,更多的在“卡通角色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这件事上。
按照蒙娜的说法,非人型的卡通角色,大都疯了。以及最后她留下的那句,“不是因为卡通角色的杀戮与疯狂致使合众国设置禁令,而是因为禁令,所以它们才陷入杀戮和疯狂。”
这句话相当耐人寻味。
根据这本《编年史》,唐嘉宇则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一个猜想。
最开始的时候,卡通角色还非常弱小,由于卡通动画的传播推广,卡通在人群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导致了卡通角色的成长。
但是反派卡通角色却因此产生野心,和合众国发生了冲突,之后被正派卡通角色镇压。此时的合众国似乎已经意识到了是什么让卡通角色变强,于是下令禁止了所有卡通动画,漫画和相关游戏的传播,阻止影响力的扩散。
目前看来,这种影响力对于卡通角色而言很可能如同食物之于人类,这一波等于各国直接给他们断粮。
断粮就算了,一断还断了接近50多年,人不吃饭会饿死。卡通角色不吃饭也许不会饿死……
但是万一,饿着饿着,就疯了呢?
第一时间更新《我才是怪谈的幕后黑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