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二十一章 必死之决心
《中俄密约》的消息传开,欧洲列强好比猎狗现了猎物一般,目光全部集中在中国政府的反应上面来了,李鸿章毕竟还不能代表中国政府,只要中国政府对这两份合约持反对态度,事情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的。
中国作为甲午战争的胜利者,将新冒头的日本个打趴下的事实,还是摆在眼前的,一切就看清政府的态度了,这一次和俄国人租借旅顺一事,不可同日而语了。
《新快报》最为与两江总督关系密切的报纸,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一个新闻,深知坐镇两江的沈从云自甲午之后在中国的影响力,得知了《中俄密约》的消息后,该报头号记者詹姆斯,第一时间找到沈从云的住所,提出采访。
“扑!扑!”闪光灯出的瞬间的光芒,吓的端茶上来的小丫头直哆嗦,手一抖差点把盘子给砸了。藏在帘子后面的青弦也吓的用手直拍胸前,阮孝贞眼睛里闪过“土包子”的意思,把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偷听上去了。
“总督阁下,作为中日甲午战争胜利的缔造者,您对李中堂与俄国人之间签订的合约持何种态度?据在下所知,俄国人已经接口调停有功,以及收取贷款利息为理由,强行租借了旅顺和大连。您以为中国皇帝会承认这份合约么?”
詹姆斯开门见山的提问,语气显得非常之尖锐。
记者是沈从云故意透露消息引来的,自然早有准备,面露悲愤之色,厉声道:“《中俄密约》绝对是俄国人胁迫强逼李中堂签署的,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我已经上奏朝廷,称时下李中堂西游各国,《中俄密约》的头绝对不能开,不然俄国人得了便宜,别国有样学样,李中堂到一个国家签署一份卖国合约,亡国也就是瞬息之间的事情。所以,《中俄密约》以及《中东铁路合同》绝对不能承认接受,本人的奏折上已经向朝廷请奏,愿亲率十万雄师北上,只要俄国胆敢来犯。沈从云决心效仿先贤,为国战死沙场,决不后退半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当天下午,《新快报》的临时特刊就推出了,沈从云的表态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尤其是沈从云颇为得意的一次剽窃,被《新快报》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为标题放在头版头条,配上沈从云表情果决的巨幅照片!激的普天下的热血青年们情绪激昂澎湃。
被沈从云洗脑多年,脑子只知道有沈从云的新军将士,更是群情激奋,沈从云振臂一呼,新军将士纷纷以血为书,向沈从云请战。
沈从云将几十份血书,连同一份两江三省官员联名上书请求拒绝承认《中俄密约》以及《中东铁路合同》的折子,一起打包派人送往京城。
《时务报》的编辑部内,负责排版编辑等在梁启的办公桌前已经有半个小时了,今天的报纸就等梁启这一篇稿子就能排版开印了。
此刻的梁启,申请肃穆,正在伏案奋笔疾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洋洋数千言毕,梁启把手上的秃笔一丢,稿子往前一推,接着转身背手看着窗外的风雨,泪流满面!排版编辑拿起这篇梁启一气呵成的大作,悄悄的退了下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面对着萧萧风雨,梁启低声吟道!
一篇《中国少年说》一出,梁公从此名满天下。
“血谏”!特大号字体的标题,出现在《时务报》、《新快报》的头版头条上,《时务报》的第二版,整版刊登了梁启的《中国少年说》。
沈从云如此剧烈的反应,举国震惊!世界震惊!多年以后的一位史家称“危机之秋,沈督振臂一呼,举国为之沸腾!天下少年精英之半数,从此归于沈氏!”
北京城里以强学会为的团体,纠集了数百学子,每天堵在都察院的门口,一天一上书!全国各省督抚的折子,雪片似的飞往北京,皆痛陈二份合约一签,东北亡矣!
朝中清流更是兴奋的上串下跳,御史台的弹劾奏折,压在光绪皇帝的案前几尺高。清流们主要的攻击目标自然是李鸿章,扬言李鸿章“丧权辱国,罪无可赦!当自裁以谢天下!”
迫于举国之压力,总理衙门大臣奕忻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出来,对一干外国记者称:“李鸿章在俄国签署之合约,乃其个人行为也,且其目前身无实职,并不能代表大清朝政府。”
此言一出,俄国公使立刻照会北京,这是对俄国政府的公然挑衅,这是要引战争的。
上海的沈从云听闻此讯,立刻对《新快报》的记者称:“俄国人要来,我正等着呢!我宣布,南洋新居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
沈从云这一嗓子吆喝后,北洋的荣禄也只好跟着表生命称:“我北洋将士已枕戈待旦!誓死捍卫东北!”
李鸿章还在俄国,俄军便开始增兵东北边境!摆出一副大打出手的架势!沈从云立刻作出反应,南洋水师的两艘君权级战列舰,立刻驶入渤海湾,将32o毫米的主炮炮口,对准了旅顺港口,对准了停泊在旅顺港的俄国战舰。(注,之前34o毫米口径为笔误。)
……………………
胡雪岩抱着账本和算盘出现在沈从云的办公室内,愁眉苦脸的往沈从云面前一坐,哀叹道:“怎么得了啊?又要打仗了,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说实话,沈从云还真的有点怕胡雪岩这一招,这不才喊了一嗓子要跟俄国人拼命而已,胡雪岩就猴急的上门来诉苦了。
见沈从云笑而不语,胡雪岩劈里啪啦的一阵飞快的拨弄算盘珠子,让后翻开一本账本,指着上面的红数字道:“子归,你自己看吧,咱还剩多少家底。”
钱财上的事情,沈从云一贯是放手让胡雪岩和王炽去折腾,沈从云也知道自己花钱太厉害,看这意思财神爷也有罩不住的时候啊。
“不好意思说是吧?还是看不明白?不要紧,我来算给你看!”胡雪岩哼哼两声,拿过算盘拨了几下道:“看好了啊!甲午年间和日本打仗,别的不算,单单是饷银这一项,每个士兵一年的双响,就是一个人六十块银元,十万人就是六百万,折合成银子将近三百万两。弹药军械的开销,给北洋水师提供弹药等开销,这一笔就将近四百万两,运输、医药、粮草补给、民夫征用等费用,至少要一百万两。还有提供给淮军各部的军火,也将近一百万两的开销。战后的抚恤,烧埋费用,在辽东、山东安置百姓所消耗的银子,也将近一百万两。甲午一仗的总消耗是一千万两,只多不少。”
沈从云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笑道:“户部不是拨款三百万,李鸿章不是送来两百万,朝鲜撤军的时候,朝王不是给了一百万两么?”
不提这个胡雪岩还不生气,一提这个胡雪岩眉毛都竖起来了,蹬着眼睛道:“户部拨的三百万两,一路上雁过拔毛的,到了手上不足两百万不说,银子的成色也差,算成足银还不到一万五十万两。人家打仗之前都要这要那的,你倒好,不给一个大子还上心的很。一仗下来白填进去五百多万两银子,前些年在越南省吃俭用的一点家底,全败进去了。”
论算账,沈从云怎么可能是胡雪岩的对手,赶紧笑道:“继续算!继续算!”
“哼哼!上海到金陵,上海到青岛的铁路是怎么修起来的?三十年铁路收益为抵押,搭上3o%的股份,才从罗斯柴尔德家族贷款一千万两。我可告诉你,斯蒂芬在欧美大把撒银子,看着是风光。可为了凑齐这计划为五年消耗的一万万银元,近五千万两的银子,我已经把江南的地皮刮了三尺了,动用了银行黄金储备的三成来抵押贷款。就这么着,现在账面上还欠着洋人一千万两的银子没还上。正翔那边一早跟我说了,别指望他手下的企业拿出一个子的流动资金来。现在你又要打仗了,这家我也没法当了,得!我还是回去做我的钱庄买卖吧。”
胡雪岩说着摆出一副要撂挑子的架势,沈从云赶紧上前拉住笑道:“雪岩公,别着急嘛,这仗不是还没打起来么?”
胡雪岩眼前一亮,喜道:“怎么?你不打算打仗?”
沈从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打什么打?家都快败光了,还打个毛啊。我也就是吓唬吓唬俄国人,只要全国都动起来了,我谅俄国人不敢动手,眼下很多人可是都等着俄国在中国东北这个泥潭里往下掉呢!”
胡雪岩不依不饶的追问道:“别给我来虚的,说点实际的,你凭什么认为俄国人不敢打?”
沈从云狡猾的笑了笑,胡雪岩看着心里一阵毛,竖起耳朵听沈从云说道:“眼下俄国人和奥匈帝国为了巴尔干的利益闹翻了,德国人选择了支持奥匈帝国。法国人则联手俄国,欧洲的局势并不轻松啊。再者,英国、美国、德国也不希望俄国在远东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是不会坐视不管啊。眼下英国人正图谋南部非洲,和英布人剑拔弩张。美国和西班牙也关系紧张,这两个国家都无暇东顾,我估计他们是不希望俄国和中国开战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自然是希望俄国在中国大量消耗,法国人顾忌德、奥联盟的压力,肯定也不会支持俄国人开战的。所以,我断定闹腾几天,就会有人出来调停了。到时候朝廷迫于压力,又急于和谈解决问题,又担心我闹腾,怎么着也该把欠下的军饷给我补齐了吧?。”
胡雪岩满意的走了,沈从云则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预料中的英、美、法三国公使,也应该快来上海了吧?
……………………
渤海湾!旅顺港口外!
三艘俄国巡洋舰点火起锚,缓缓的驶出旅顺港,奔着游弋在刚口外的南洋水师两艘主力战舰慢慢的逼了上来。
浓浓的黑烟起处,望台之上的刘步蝉看见俄国人的军舰有逼了上来,想起出前沈从云交代的话:“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只要你比他还硬,他就会害怕你!”
开出来的三艘巡洋舰,吨位都不算太大,三四千吨的级别,加起来才勉强抵上一艘君权级战列舰。本钱充足的刘步蝉,胆子为之一壮!
“注意了,通报前方俄国战舰,现在正是两国关系紧张时期,请他们最好不要再靠近了,否则后果自负。”
信号兵用旗语将消息过去的时候,俄国巡洋舰“阿芙乐尔”号上,俄军远东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站在飞桥上用望远镜正在观察两艘中国的巨舰。
无疑,这次行动是一个试探,是俄国政府授意下的试探,目的自然是想获悉中国军队中至关重要的人物沈从云对这场战争的决心。
“现中国舰队,距离一万米,中国舰队来信号,称让我舰队不可再靠近他们了,否则后果自负。”
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脸上露出傲慢的微笑,不屑的摆了摆手道:“不用担心,他们不敢开火的!继续逼近,我倒要看看中国人的南洋舰队,到底有没有开战的决心。”
长城号战列舰上!
“刘军门!对方不予理睬,继续逼近,现在距离九千米了!”
刘步蝉脸色铁青,牙齿紧紧的咬在嘴唇上,犹豫再三后,猛的一阵怒吼道:“长城、黄河两舰注意了,前主炮给我瞄准当前先的巡洋舰!务求一旦开战,先击沉它!”
“阿芙乐尔”号上!
“中国舰队出准备战斗的信号,他们的主炮对准了阿芙乐尔。”
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不为所动,面色沉静的梳理了一下大胡子道:“继续前进!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长城号上!
“军门,俄国舰队还在逼近!依旧没有回话。”
刘步蝉冷笑着对信号兵布命令道:“通知俄国舰队,这是最后通牒。告诉他们,只要进入七千米的海域内,他们将负起挑起战争的罪名。”
呜!“长城”、“黄河”两舰之上,尖利的战备汽笛声响了起来,信号兵神色坚定的面对着俄国舰队的方向,出最后的警告。
“阿芙乐尔”号上!
望远镜里面32o毫米口径的巨炮,一起对准了“阿芙乐尔”号的时候,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眉毛剧烈的抖动着,眼皮上下的跳了几下。
“距离八千米!中国舰队出最后通牒,进入七千米我们将担负起挑起战争的罪名!”
望远镜中巨大的炮口阴森森的对着前方,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微微的摇晃了一下身子,慢慢的放下望远镜。
“就要进入七千米了!”
“长城”号上!
“军门,俄国舰队逼近七千米!”
刘步蝉眼睛微微的闭上:“准备战斗!”
“阿芙乐尔”号上!
“逼近七千米了!阁下!中国舰队已经准备开炮!”
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猛地回头喊道:“转舵,返航!”
渤海湾上黑烟滚滚!战云密布!
刘步蝉举着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前方,感觉到浑身的毛孔都在紧缩的时候,前方逼近七千米的俄国舰队,一个左满舵,掉头往旅顺港方向开了回去。
刘步蝉浑身为止一松,这才觉举着望远镜的手已经麻木了。
“万岁!”一阵欢呼声响彻渤海湾的上空!刘步蝉迈着颤抖的步伐,摇晃着走到一个角落里一屁股坐下,也顾不上什么风度了。刚才那一瞬间的紧张程度,比起甲午年间黄海大战时要紧张多了,毕竟甲午面对的是小日本,俄国可是老牌的强国了。
林泰增不愧是长城号的管带,刘步蝉藏在角落里喘息的时候,林泰增居然也能找到刘步蝉,两下里相视一笑,林泰增也很没有风度的往刘步蝉身边一屁股坐下,从口袋里摸出一包“双喜”牌卷人,抽出压根皱巴巴的烟递给刘步蝉道:“来一颗吧,好东西啊。这可是特制的,上会沈督到水师的时候,丢给我两包。我可一直没舍得抽!今天就不藏私货了。”
两人你一根我一根的吞云吐雾间,大副叶祖珪、二副丘保仁联袂而至。
“我没说错吧,两位军门一准在这呢!”丘保仁得意的说,林泰增脸上泛起无力的微笑,丢过香烟道:“一起坐坐,兄弟们好久没一块说话了。”
“失火了!”一个水兵看见角落里烟雾缭绕,拎起一桶水冲了过来,噗!火灭了!四个落汤鸡相视无声一阵,泼水的水兵尴尬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才好时,四人同时爆出畅快淋漓的笑声。
……………………
“南洋水师逼退俄国舰队!”这样的标题,在报纸上出现的时候,大街上出现了一群疯狂的年轻人。上海五所新式学校,同时宣布停课一天,三千师生联袂走上街头,高举各种横标语,尽情的挥洒着年轻的激情。游行队伍中很快自的加入了一些市民、工人,规模越来越大,几近万人。
游行队伍经过中美联合集团门前的大街时,三楼上的一个窗户前,沈从云指着外面的人群,回头对紧急赶来上海求见的美国公使田贝道:“公使先生,看见没有,这就是民意!如果中俄之间将爆一场战争,那么只能是俄国人陷入中国四万万同胞拼死抵抗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沈某虽无必胜之把握,却有必死之决心。八年、十年,只要一息尚存,则战斗不息!”
有幸获准会谈开始前进行短暂采访的两位记者王康年、詹姆斯,飞快的在本子上记录下这段话的时候,詹姆斯抬头问沈从云道:“总督阁下,这段话我能表么?”
“可以!”沈从云面色严峻的回答后,欧阳全走了上来,对两位记者道:“采访时间到,磋商的结果等会谈结束后通报新闻界。”
两位记者出去后,等在外面的其他报社的记者一涌而上,东问西问的,詹姆斯和王康年嘴巴严实的一个字都不透露,这可是独家新闻来的。
大门关上后,房间里就剩下沈从云和田贝。会谈内容没有第三个人知道,结束会谈后,田贝连夜上火车回天津去了。沈从云的新闻布官欧阳全对苦苦等候在外面的媒体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会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田贝先生返回天津,为调停将进最大的努力。”
与沈从云关系一直不错的两家报纸,《新快报》和《时务报》,这一次是中了头彩了,当天晚上的特刊中,标题为:“虽无必胜之把握,却有必死之决心!”
特刊一出,两报三万份报纸,被抢购一空!消息迅的传遍了大江南北,中国人的心沸腾了。
次日,上海四马路上,一条巨型的横幅出现在街头!财神爷胡雪岩倡导下,两江工商业同仁齐齐走上街头,公开为新军募捐!
募捐活动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响应,纷纷踊跃捐款,工商业同仁也慷慨解囊,当日筹款一百八十八万两白银!
回到天津的田贝,紧急约见了英、法、德、三国公使,四方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会晤后,由美国公使田贝对外宣布,经过紧急磋商,四方皆认为应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新闻布后,五国公使先后致函清政府,同时致函俄国政府,表示了四国政府的担忧,并且提出尽快进行一次中、美、俄、英、法、德代表出席的六方会谈。
…………………………
北京,总理大臣奕忻的王府内。
虽然已经是炎炎夏日,恭亲王奕忻的身上还是穿着厚厚的秋衣,躺在榻上盖着一条毛毯,不时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环坐在对面的奕譞、奕劻、荣禄、翁同龢,脸上的表情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好像是为奕忻的身子在担忧。
“王爷,您的身子骨……。”奕譞的脸上露出兔死狐悲的表情,欠了欠身子,露出担忧之色道。
“呵呵,我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奕忻淡然的笑了笑,示意丫鬟扶着慢慢的坐了起来,靠在丫鬟递过来的垫子上,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无力的笑容道:“诸位,和谈磋商一事,不能让沈从云去。回头奏请皇上、太后,另派人选吧。”
“王爷,在下担心的是,沈从云是个标准的人来疯,万一……。”荣禄不无担心的往前倾了一下身子,低声道。
奕忻摇摇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后道:“眼下这节骨眼上,朝廷叫沈从云被逼的一步都不能退了,他心里有怨气啊。”奕忻说着抬眼看了一下翁同龢,简单的继续道:“甲午一战,沈从云不等朝廷的军饷,主动率部迎战,据说到今儿个,户部还没把欠下的饷银补上吧?”
翁同龢老脸瞬间涨的通红,要说老翁几次撺掇皇上,暗地里派人去拉拢沈从云,都被光绪给拒绝了。老翁对于沈从云对皇上的态度也非常的不满,当今天子看上你了,怎么也不晓得主动靠拢不是。就为这个,沈从云新军的饷银,到现在还欠着八百万两。
“回王爷,朝廷每年的岁入就那么点,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沈从云把着两江的厘金,每年上缴朝廷的没几个,……”翁同龢的解释给奕忻抬手打断了。
奕忻无力的往后靠了靠,闭上眼睛沉吟了一番,一会抬头睁眼道:“翁大人,沈从云把着两江的厘金不假,可这才是几天的事情?是新军从创建到现在,户部一共才给了几个子?甲午年间情势危机成那种样子了,沈从云在辽东已经和日本人交上火了,好像户部也才拨了三百万两成色不像样的银子吧?翁大人,别把人逼急了!”
翁同龢听了这话,正欲再解释,奕忻已经摇摇手闭上眼睛道:“都回去吧,本王乏了,今后对外事务,就不掺和了。”
出了恭亲王府,荣禄直接往后宫递了牌子,求见慈禧。具体派谁谈判,给沈从云拨多少银子的事情,荣禄不打算掺和。
总管李莲英很快就出来,引着荣禄往里面去了。
请安后慈禧让人给搬来一张圆凳,荣禄搭上半个屁股,低声将恭亲王府里的事情汇报了一遍,完了甚是担忧的说道:“太后,臣以为翁同龢压制沈从云,恐另有心思,如今这户部,也该换个人了。”
慈禧脸色阴沉,沉默了好一会才阴森森的说道:“老六算是说了心里话了!这事情翁同龢做的确实是过分了,当初那份形势,日本人都打到盛京跟前了,十万新军北上,才算是挽回了局面,保住了朝廷的脸面。之前毓秀那丫头,没少在我跟前说,沈从云私下里说过,就算朝廷不给一个子,也会出兵。原本哀家还担心,沈从云占了辽东和朝鲜,就赖着不走了,谁曾想朝廷说撤也就撤了,这个人不好琢磨啊。”
荣禄微微欠身,低声道:“太后,您的意思是?”
“如今皇上主政,翁同龢是帝师,换了皇上脸上不好看,这事还是算了。回头你去给军机处几个大臣们商议一下,凑点银子,把欠下的军饷补齐吧,沈从云那边,就说是哀家的意思。”
荣禄立刻明白这话里头的意思,慈禧这是断了翁同龢打算给光绪拉拢沈从云的机会,当今天下督抚中,沈从云的手上的新军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真要是倒向了光绪,麻烦就真的大了。小站练兵是为了防沈从云,可是沈从云没有明着闹腾的时候,总还是以安抚为妥当之策,当年的曾国藩几十万湘军,说裁撤了,不也就裁撤了么?没准沈从云会是第二个曾国藩不是?
和谈代表的人选很快确定下来了,由曾纪泽为席谈判代表,赴天津参加六方会谈。这样的结果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不过沈从云很快表示,服从朝廷的决定,朝野之间也没什么人去闹腾。
和谈开始后的第二天,胡雪岩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户部拨款五百万两,虽然欠下的军饷没有全部到位,不过总算是捞回了一点。
和谈之前,沈从云下令南洋舰队退出渤海湾,这一举动被田贝诠释为沈从云和解的诚意。和谈之前的新闻布会上,中俄之外的四国公使,都纷纷表示对和谈成功的乐观态度。
一个星期的谈判下来,结果终于出来了。
《中俄密约》因为没有清政府的正式同意废除了,《中东铁路合同》进行了一点修改后,双方表示都能接受,修改后的《中东铁路合同》,俄方只获得了利用中东铁路运送均需的权利,其他权利归中方所有。
闹腾的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中俄密约》事件,总算是落下了帷幕,朝野内外弹指相庆的时候,1896年的秋天悄然的来临了。
用一种极端强硬手段的,将列强在1896年至1898年瓜分中国的风潮扼杀在摇篮里的沈从云,不知不觉中成了领一时风骚的人物。而沈从云长期蹲守的上海,也无形中成为了天才英才的汇聚地。
秋风阵阵袭来的时节,香山成了一片红叶的海洋,秋高气爽之时,在京城里盘桓了快两年的康有为,迎来了从湖南而来的谭嗣同,两人共邀游玩香山。
山径蜿蜒而上,片片落叶悄然而下的树林间,康有为和从上海联袂而至的梁启、谭嗣同一道在萧索的秋风中漫布在林间的小径上。
“老师,您真应该去两江看看,这两年两江的变化太大了。学生几次有幸得以采访沈督,每每问及维新之道,沈督皆长叹道,两江虽然走在前面,然中国太大,仅仅有两江是不够的。”梁启感慨不已之际,康有为也不由轻叹道:
“为师也多次上书皇上,然品级太低,难以上达天听。为师一直不明白,为何沈督不上书朝廷,请求变法?”
谭嗣同闻声微微一笑道:“忧谗畏讥尔!沈督的位置太敏感了!这次上海之行,本欲拜见沈督,奈何沈督前往马鞍上,查探新建炼钢厂的一期工程竣工事宜。广厦兄有所不知,据闻马鞍上炼钢厂的一期工程,所采用的全部是当今最新技术,完工后,可年产四十万吨优质钢铁。这次回去,小弟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想想就令人激动啊!”
梁启这个时候接过话道:“即便是这样,沈督还是曾经充满忧虑的说,1893年,美国人的钢产量就达到了14oo万吨以上,马鞍上的二期、三期工程想做也没银子啊。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俄国人虽然被吓退了,可那是用大量从国外进口军火堆积起来的胜利。南洋舰队的两艘战列舰,耗资7oo万两,就是最好的例子。国家要变革,就应该从根子上去变,举国皆变才真正的有希望。”
“说的多好啊!遥想当初渤海湾上,两艘巨舰以俄军三艘战舰对峙的场面,沈督在上海慷慨激昂的豪言:虽无必胜之把握,却有必死之决心,掷地有声的兑现了。豪言壮语音犹在耳啊,值此多难之秋,我辈切不可落于人后啊。”谭嗣同的感慨,康有为听在耳朵里,脸上不由一阵黯然。
“如能上书直达天听,康某必痛陈维新之必须。”
“广厦兄,此事小弟没准能帮上你的忙也未必。”
…………………………
虽然沈从云没有参与和谈,但是沈从云对于和谈结果的态度,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为此多家报社提出采访沈从云的要求。
沈从云懒得一个一个的应对,按照二十一世纪的习惯,召开了一个新闻布会。沈从云开新闻布会的消息传出,各报记者趋之若鹜。
站在台上,沈从云接受一阵密集的闪光灯的洗礼后,新闻布会正式开始。
“沈总督,我是,美国xxx报的记者,请问,您是如何评价美国公使在这次和谈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中美关系的现状。”
“中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良好的,美国政府在此次调停中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总督阁下,我是日本xx新闻的记者,《中俄密约》签署的消息传出后,中国政府和各省官员,似乎都表现的相对默然,为什么肚肚您反应如此强烈你呢?”
小日本!沈从云在心里恶狠狠的骂了一句后,脸上露出严正且肃穆的表情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个生在中日战争之时的故事。金州城陷落的时候,城西一个曲姓院落内,家里的男人都跟着徐邦道将军去打仗了,留下姑嫂等五人,还有五个孩子。日军士兵闯进其家中时,五名妇女手持菜刀,砍死日军士兵一名后,五名妇女带着五个孩子,一起投井。后人作诗云:曲氏井,清且深,波光湛湛寒潭心。一家十人死一井,千秋勋身名不沉!”沈从云说到这里,全场为之肃然起敬,一片嘘嘘。
“我想,我辈军人,身为国家重臣,不会连一群妇女孩子都比不上吧?”
《中俄密约》的消息传开,欧洲列强好比猎狗现了猎物一般,目光全部集中在中国政府的反应上面来了,李鸿章毕竟还不能代表中国政府,只要中国政府对这两份合约持反对态度,事情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的。
中国作为甲午战争的胜利者,将新冒头的日本个打趴下的事实,还是摆在眼前的,一切就看清政府的态度了,这一次和俄国人租借旅顺一事,不可同日而语了。
《新快报》最为与两江总督关系密切的报纸,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一个新闻,深知坐镇两江的沈从云自甲午之后在中国的影响力,得知了《中俄密约》的消息后,该报头号记者詹姆斯,第一时间找到沈从云的住所,提出采访。
“扑!扑!”闪光灯出的瞬间的光芒,吓的端茶上来的小丫头直哆嗦,手一抖差点把盘子给砸了。藏在帘子后面的青弦也吓的用手直拍胸前,阮孝贞眼睛里闪过“土包子”的意思,把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偷听上去了。
“总督阁下,作为中日甲午战争胜利的缔造者,您对李中堂与俄国人之间签订的合约持何种态度?据在下所知,俄国人已经接口调停有功,以及收取贷款利息为理由,强行租借了旅顺和大连。您以为中国皇帝会承认这份合约么?”
詹姆斯开门见山的提问,语气显得非常之尖锐。
记者是沈从云故意透露消息引来的,自然早有准备,面露悲愤之色,厉声道:“《中俄密约》绝对是俄国人胁迫强逼李中堂签署的,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我已经上奏朝廷,称时下李中堂西游各国,《中俄密约》的头绝对不能开,不然俄国人得了便宜,别国有样学样,李中堂到一个国家签署一份卖国合约,亡国也就是瞬息之间的事情。所以,《中俄密约》以及《中东铁路合同》绝对不能承认接受,本人的奏折上已经向朝廷请奏,愿亲率十万雄师北上,只要俄国胆敢来犯。沈从云决心效仿先贤,为国战死沙场,决不后退半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当天下午,《新快报》的临时特刊就推出了,沈从云的表态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尤其是沈从云颇为得意的一次剽窃,被《新快报》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为标题放在头版头条,配上沈从云表情果决的巨幅照片!激的普天下的热血青年们情绪激昂澎湃。
被沈从云洗脑多年,脑子只知道有沈从云的新军将士,更是群情激奋,沈从云振臂一呼,新军将士纷纷以血为书,向沈从云请战。
沈从云将几十份血书,连同一份两江三省官员联名上书请求拒绝承认《中俄密约》以及《中东铁路合同》的折子,一起打包派人送往京城。
《时务报》的编辑部内,负责排版编辑等在梁启的办公桌前已经有半个小时了,今天的报纸就等梁启这一篇稿子就能排版开印了。
此刻的梁启,申请肃穆,正在伏案奋笔疾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洋洋数千言毕,梁启把手上的秃笔一丢,稿子往前一推,接着转身背手看着窗外的风雨,泪流满面!排版编辑拿起这篇梁启一气呵成的大作,悄悄的退了下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面对着萧萧风雨,梁启低声吟道!
一篇《中国少年说》一出,梁公从此名满天下。
“血谏”!特大号字体的标题,出现在《时务报》、《新快报》的头版头条上,《时务报》的第二版,整版刊登了梁启的《中国少年说》。
沈从云如此剧烈的反应,举国震惊!世界震惊!多年以后的一位史家称“危机之秋,沈督振臂一呼,举国为之沸腾!天下少年精英之半数,从此归于沈氏!”
北京城里以强学会为的团体,纠集了数百学子,每天堵在都察院的门口,一天一上书!全国各省督抚的折子,雪片似的飞往北京,皆痛陈二份合约一签,东北亡矣!
朝中清流更是兴奋的上串下跳,御史台的弹劾奏折,压在光绪皇帝的案前几尺高。清流们主要的攻击目标自然是李鸿章,扬言李鸿章“丧权辱国,罪无可赦!当自裁以谢天下!”
迫于举国之压力,总理衙门大臣奕忻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出来,对一干外国记者称:“李鸿章在俄国签署之合约,乃其个人行为也,且其目前身无实职,并不能代表大清朝政府。”
此言一出,俄国公使立刻照会北京,这是对俄国政府的公然挑衅,这是要引战争的。
上海的沈从云听闻此讯,立刻对《新快报》的记者称:“俄国人要来,我正等着呢!我宣布,南洋新居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
沈从云这一嗓子吆喝后,北洋的荣禄也只好跟着表生命称:“我北洋将士已枕戈待旦!誓死捍卫东北!”
李鸿章还在俄国,俄军便开始增兵东北边境!摆出一副大打出手的架势!沈从云立刻作出反应,南洋水师的两艘君权级战列舰,立刻驶入渤海湾,将32o毫米的主炮炮口,对准了旅顺港口,对准了停泊在旅顺港的俄国战舰。(注,之前34o毫米口径为笔误。)
……………………
胡雪岩抱着账本和算盘出现在沈从云的办公室内,愁眉苦脸的往沈从云面前一坐,哀叹道:“怎么得了啊?又要打仗了,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说实话,沈从云还真的有点怕胡雪岩这一招,这不才喊了一嗓子要跟俄国人拼命而已,胡雪岩就猴急的上门来诉苦了。
见沈从云笑而不语,胡雪岩劈里啪啦的一阵飞快的拨弄算盘珠子,让后翻开一本账本,指着上面的红数字道:“子归,你自己看吧,咱还剩多少家底。”
钱财上的事情,沈从云一贯是放手让胡雪岩和王炽去折腾,沈从云也知道自己花钱太厉害,看这意思财神爷也有罩不住的时候啊。
“不好意思说是吧?还是看不明白?不要紧,我来算给你看!”胡雪岩哼哼两声,拿过算盘拨了几下道:“看好了啊!甲午年间和日本打仗,别的不算,单单是饷银这一项,每个士兵一年的双响,就是一个人六十块银元,十万人就是六百万,折合成银子将近三百万两。弹药军械的开销,给北洋水师提供弹药等开销,这一笔就将近四百万两,运输、医药、粮草补给、民夫征用等费用,至少要一百万两。还有提供给淮军各部的军火,也将近一百万两的开销。战后的抚恤,烧埋费用,在辽东、山东安置百姓所消耗的银子,也将近一百万两。甲午一仗的总消耗是一千万两,只多不少。”
沈从云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笑道:“户部不是拨款三百万,李鸿章不是送来两百万,朝鲜撤军的时候,朝王不是给了一百万两么?”
不提这个胡雪岩还不生气,一提这个胡雪岩眉毛都竖起来了,蹬着眼睛道:“户部拨的三百万两,一路上雁过拔毛的,到了手上不足两百万不说,银子的成色也差,算成足银还不到一万五十万两。人家打仗之前都要这要那的,你倒好,不给一个大子还上心的很。一仗下来白填进去五百多万两银子,前些年在越南省吃俭用的一点家底,全败进去了。”
论算账,沈从云怎么可能是胡雪岩的对手,赶紧笑道:“继续算!继续算!”
“哼哼!上海到金陵,上海到青岛的铁路是怎么修起来的?三十年铁路收益为抵押,搭上3o%的股份,才从罗斯柴尔德家族贷款一千万两。我可告诉你,斯蒂芬在欧美大把撒银子,看着是风光。可为了凑齐这计划为五年消耗的一万万银元,近五千万两的银子,我已经把江南的地皮刮了三尺了,动用了银行黄金储备的三成来抵押贷款。就这么着,现在账面上还欠着洋人一千万两的银子没还上。正翔那边一早跟我说了,别指望他手下的企业拿出一个子的流动资金来。现在你又要打仗了,这家我也没法当了,得!我还是回去做我的钱庄买卖吧。”
胡雪岩说着摆出一副要撂挑子的架势,沈从云赶紧上前拉住笑道:“雪岩公,别着急嘛,这仗不是还没打起来么?”
胡雪岩眼前一亮,喜道:“怎么?你不打算打仗?”
沈从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打什么打?家都快败光了,还打个毛啊。我也就是吓唬吓唬俄国人,只要全国都动起来了,我谅俄国人不敢动手,眼下很多人可是都等着俄国在中国东北这个泥潭里往下掉呢!”
胡雪岩不依不饶的追问道:“别给我来虚的,说点实际的,你凭什么认为俄国人不敢打?”
沈从云狡猾的笑了笑,胡雪岩看着心里一阵毛,竖起耳朵听沈从云说道:“眼下俄国人和奥匈帝国为了巴尔干的利益闹翻了,德国人选择了支持奥匈帝国。法国人则联手俄国,欧洲的局势并不轻松啊。再者,英国、美国、德国也不希望俄国在远东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是不会坐视不管啊。眼下英国人正图谋南部非洲,和英布人剑拔弩张。美国和西班牙也关系紧张,这两个国家都无暇东顾,我估计他们是不希望俄国和中国开战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自然是希望俄国在中国大量消耗,法国人顾忌德、奥联盟的压力,肯定也不会支持俄国人开战的。所以,我断定闹腾几天,就会有人出来调停了。到时候朝廷迫于压力,又急于和谈解决问题,又担心我闹腾,怎么着也该把欠下的军饷给我补齐了吧?。”
胡雪岩满意的走了,沈从云则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之中,预料中的英、美、法三国公使,也应该快来上海了吧?
……………………
渤海湾!旅顺港口外!
三艘俄国巡洋舰点火起锚,缓缓的驶出旅顺港,奔着游弋在刚口外的南洋水师两艘主力战舰慢慢的逼了上来。
浓浓的黑烟起处,望台之上的刘步蝉看见俄国人的军舰有逼了上来,想起出前沈从云交代的话:“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只要你比他还硬,他就会害怕你!”
开出来的三艘巡洋舰,吨位都不算太大,三四千吨的级别,加起来才勉强抵上一艘君权级战列舰。本钱充足的刘步蝉,胆子为之一壮!
“注意了,通报前方俄国战舰,现在正是两国关系紧张时期,请他们最好不要再靠近了,否则后果自负。”
信号兵用旗语将消息过去的时候,俄国巡洋舰“阿芙乐尔”号上,俄军远东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站在飞桥上用望远镜正在观察两艘中国的巨舰。
无疑,这次行动是一个试探,是俄国政府授意下的试探,目的自然是想获悉中国军队中至关重要的人物沈从云对这场战争的决心。
“现中国舰队,距离一万米,中国舰队来信号,称让我舰队不可再靠近他们了,否则后果自负。”
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脸上露出傲慢的微笑,不屑的摆了摆手道:“不用担心,他们不敢开火的!继续逼近,我倒要看看中国人的南洋舰队,到底有没有开战的决心。”
长城号战列舰上!
“刘军门!对方不予理睬,继续逼近,现在距离九千米了!”
刘步蝉脸色铁青,牙齿紧紧的咬在嘴唇上,犹豫再三后,猛的一阵怒吼道:“长城、黄河两舰注意了,前主炮给我瞄准当前先的巡洋舰!务求一旦开战,先击沉它!”
“阿芙乐尔”号上!
“中国舰队出准备战斗的信号,他们的主炮对准了阿芙乐尔。”
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不为所动,面色沉静的梳理了一下大胡子道:“继续前进!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长城号上!
“军门,俄国舰队还在逼近!依旧没有回话。”
刘步蝉冷笑着对信号兵布命令道:“通知俄国舰队,这是最后通牒。告诉他们,只要进入七千米的海域内,他们将负起挑起战争的罪名。”
呜!“长城”、“黄河”两舰之上,尖利的战备汽笛声响了起来,信号兵神色坚定的面对着俄国舰队的方向,出最后的警告。
“阿芙乐尔”号上!
望远镜里面32o毫米口径的巨炮,一起对准了“阿芙乐尔”号的时候,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眉毛剧烈的抖动着,眼皮上下的跳了几下。
“距离八千米!中国舰队出最后通牒,进入七千米我们将担负起挑起战争的罪名!”
望远镜中巨大的炮口阴森森的对着前方,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微微的摇晃了一下身子,慢慢的放下望远镜。
“就要进入七千米了!”
“长城”号上!
“军门,俄国舰队逼近七千米!”
刘步蝉眼睛微微的闭上:“准备战斗!”
“阿芙乐尔”号上!
“逼近七千米了!阁下!中国舰队已经准备开炮!”
季诺维、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猛地回头喊道:“转舵,返航!”
渤海湾上黑烟滚滚!战云密布!
刘步蝉举着望远镜死死的盯着前方,感觉到浑身的毛孔都在紧缩的时候,前方逼近七千米的俄国舰队,一个左满舵,掉头往旅顺港方向开了回去。
刘步蝉浑身为止一松,这才觉举着望远镜的手已经麻木了。
“万岁!”一阵欢呼声响彻渤海湾的上空!刘步蝉迈着颤抖的步伐,摇晃着走到一个角落里一屁股坐下,也顾不上什么风度了。刚才那一瞬间的紧张程度,比起甲午年间黄海大战时要紧张多了,毕竟甲午面对的是小日本,俄国可是老牌的强国了。
林泰增不愧是长城号的管带,刘步蝉藏在角落里喘息的时候,林泰增居然也能找到刘步蝉,两下里相视一笑,林泰增也很没有风度的往刘步蝉身边一屁股坐下,从口袋里摸出一包“双喜”牌卷人,抽出压根皱巴巴的烟递给刘步蝉道:“来一颗吧,好东西啊。这可是特制的,上会沈督到水师的时候,丢给我两包。我可一直没舍得抽!今天就不藏私货了。”
两人你一根我一根的吞云吐雾间,大副叶祖珪、二副丘保仁联袂而至。
“我没说错吧,两位军门一准在这呢!”丘保仁得意的说,林泰增脸上泛起无力的微笑,丢过香烟道:“一起坐坐,兄弟们好久没一块说话了。”
“失火了!”一个水兵看见角落里烟雾缭绕,拎起一桶水冲了过来,噗!火灭了!四个落汤鸡相视无声一阵,泼水的水兵尴尬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才好时,四人同时爆出畅快淋漓的笑声。
……………………
“南洋水师逼退俄国舰队!”这样的标题,在报纸上出现的时候,大街上出现了一群疯狂的年轻人。上海五所新式学校,同时宣布停课一天,三千师生联袂走上街头,高举各种横标语,尽情的挥洒着年轻的激情。游行队伍中很快自的加入了一些市民、工人,规模越来越大,几近万人。
游行队伍经过中美联合集团门前的大街时,三楼上的一个窗户前,沈从云指着外面的人群,回头对紧急赶来上海求见的美国公使田贝道:“公使先生,看见没有,这就是民意!如果中俄之间将爆一场战争,那么只能是俄国人陷入中国四万万同胞拼死抵抗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沈某虽无必胜之把握,却有必死之决心。八年、十年,只要一息尚存,则战斗不息!”
有幸获准会谈开始前进行短暂采访的两位记者王康年、詹姆斯,飞快的在本子上记录下这段话的时候,詹姆斯抬头问沈从云道:“总督阁下,这段话我能表么?”
“可以!”沈从云面色严峻的回答后,欧阳全走了上来,对两位记者道:“采访时间到,磋商的结果等会谈结束后通报新闻界。”
两位记者出去后,等在外面的其他报社的记者一涌而上,东问西问的,詹姆斯和王康年嘴巴严实的一个字都不透露,这可是独家新闻来的。
大门关上后,房间里就剩下沈从云和田贝。会谈内容没有第三个人知道,结束会谈后,田贝连夜上火车回天津去了。沈从云的新闻布官欧阳全对苦苦等候在外面的媒体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会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田贝先生返回天津,为调停将进最大的努力。”
与沈从云关系一直不错的两家报纸,《新快报》和《时务报》,这一次是中了头彩了,当天晚上的特刊中,标题为:“虽无必胜之把握,却有必死之决心!”
特刊一出,两报三万份报纸,被抢购一空!消息迅的传遍了大江南北,中国人的心沸腾了。
次日,上海四马路上,一条巨型的横幅出现在街头!财神爷胡雪岩倡导下,两江工商业同仁齐齐走上街头,公开为新军募捐!
募捐活动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响应,纷纷踊跃捐款,工商业同仁也慷慨解囊,当日筹款一百八十八万两白银!
回到天津的田贝,紧急约见了英、法、德、三国公使,四方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会晤后,由美国公使田贝对外宣布,经过紧急磋商,四方皆认为应该采取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新闻布后,五国公使先后致函清政府,同时致函俄国政府,表示了四国政府的担忧,并且提出尽快进行一次中、美、俄、英、法、德代表出席的六方会谈。
…………………………
北京,总理大臣奕忻的王府内。
虽然已经是炎炎夏日,恭亲王奕忻的身上还是穿着厚厚的秋衣,躺在榻上盖着一条毛毯,不时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环坐在对面的奕譞、奕劻、荣禄、翁同龢,脸上的表情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好像是为奕忻的身子在担忧。
“王爷,您的身子骨……。”奕譞的脸上露出兔死狐悲的表情,欠了欠身子,露出担忧之色道。
“呵呵,我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奕忻淡然的笑了笑,示意丫鬟扶着慢慢的坐了起来,靠在丫鬟递过来的垫子上,苍白的脸上泛起一阵无力的笑容道:“诸位,和谈磋商一事,不能让沈从云去。回头奏请皇上、太后,另派人选吧。”
“王爷,在下担心的是,沈从云是个标准的人来疯,万一……。”荣禄不无担心的往前倾了一下身子,低声道。
奕忻摇摇头,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后道:“眼下这节骨眼上,朝廷叫沈从云被逼的一步都不能退了,他心里有怨气啊。”奕忻说着抬眼看了一下翁同龢,简单的继续道:“甲午一战,沈从云不等朝廷的军饷,主动率部迎战,据说到今儿个,户部还没把欠下的饷银补上吧?”
翁同龢老脸瞬间涨的通红,要说老翁几次撺掇皇上,暗地里派人去拉拢沈从云,都被光绪给拒绝了。老翁对于沈从云对皇上的态度也非常的不满,当今天子看上你了,怎么也不晓得主动靠拢不是。就为这个,沈从云新军的饷银,到现在还欠着八百万两。
“回王爷,朝廷每年的岁入就那么点,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沈从云把着两江的厘金,每年上缴朝廷的没几个,……”翁同龢的解释给奕忻抬手打断了。
奕忻无力的往后靠了靠,闭上眼睛沉吟了一番,一会抬头睁眼道:“翁大人,沈从云把着两江的厘金不假,可这才是几天的事情?是新军从创建到现在,户部一共才给了几个子?甲午年间情势危机成那种样子了,沈从云在辽东已经和日本人交上火了,好像户部也才拨了三百万两成色不像样的银子吧?翁大人,别把人逼急了!”
翁同龢听了这话,正欲再解释,奕忻已经摇摇手闭上眼睛道:“都回去吧,本王乏了,今后对外事务,就不掺和了。”
出了恭亲王府,荣禄直接往后宫递了牌子,求见慈禧。具体派谁谈判,给沈从云拨多少银子的事情,荣禄不打算掺和。
总管李莲英很快就出来,引着荣禄往里面去了。
请安后慈禧让人给搬来一张圆凳,荣禄搭上半个屁股,低声将恭亲王府里的事情汇报了一遍,完了甚是担忧的说道:“太后,臣以为翁同龢压制沈从云,恐另有心思,如今这户部,也该换个人了。”
慈禧脸色阴沉,沉默了好一会才阴森森的说道:“老六算是说了心里话了!这事情翁同龢做的确实是过分了,当初那份形势,日本人都打到盛京跟前了,十万新军北上,才算是挽回了局面,保住了朝廷的脸面。之前毓秀那丫头,没少在我跟前说,沈从云私下里说过,就算朝廷不给一个子,也会出兵。原本哀家还担心,沈从云占了辽东和朝鲜,就赖着不走了,谁曾想朝廷说撤也就撤了,这个人不好琢磨啊。”
荣禄微微欠身,低声道:“太后,您的意思是?”
“如今皇上主政,翁同龢是帝师,换了皇上脸上不好看,这事还是算了。回头你去给军机处几个大臣们商议一下,凑点银子,把欠下的军饷补齐吧,沈从云那边,就说是哀家的意思。”
荣禄立刻明白这话里头的意思,慈禧这是断了翁同龢打算给光绪拉拢沈从云的机会,当今天下督抚中,沈从云的手上的新军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真要是倒向了光绪,麻烦就真的大了。小站练兵是为了防沈从云,可是沈从云没有明着闹腾的时候,总还是以安抚为妥当之策,当年的曾国藩几十万湘军,说裁撤了,不也就裁撤了么?没准沈从云会是第二个曾国藩不是?
和谈代表的人选很快确定下来了,由曾纪泽为席谈判代表,赴天津参加六方会谈。这样的结果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不过沈从云很快表示,服从朝廷的决定,朝野之间也没什么人去闹腾。
和谈开始后的第二天,胡雪岩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户部拨款五百万两,虽然欠下的军饷没有全部到位,不过总算是捞回了一点。
和谈之前,沈从云下令南洋舰队退出渤海湾,这一举动被田贝诠释为沈从云和解的诚意。和谈之前的新闻布会上,中俄之外的四国公使,都纷纷表示对和谈成功的乐观态度。
一个星期的谈判下来,结果终于出来了。
《中俄密约》因为没有清政府的正式同意废除了,《中东铁路合同》进行了一点修改后,双方表示都能接受,修改后的《中东铁路合同》,俄方只获得了利用中东铁路运送均需的权利,其他权利归中方所有。
闹腾的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中俄密约》事件,总算是落下了帷幕,朝野内外弹指相庆的时候,1896年的秋天悄然的来临了。
用一种极端强硬手段的,将列强在1896年至1898年瓜分中国的风潮扼杀在摇篮里的沈从云,不知不觉中成了领一时风骚的人物。而沈从云长期蹲守的上海,也无形中成为了天才英才的汇聚地。
秋风阵阵袭来的时节,香山成了一片红叶的海洋,秋高气爽之时,在京城里盘桓了快两年的康有为,迎来了从湖南而来的谭嗣同,两人共邀游玩香山。
山径蜿蜒而上,片片落叶悄然而下的树林间,康有为和从上海联袂而至的梁启、谭嗣同一道在萧索的秋风中漫布在林间的小径上。
“老师,您真应该去两江看看,这两年两江的变化太大了。学生几次有幸得以采访沈督,每每问及维新之道,沈督皆长叹道,两江虽然走在前面,然中国太大,仅仅有两江是不够的。”梁启感慨不已之际,康有为也不由轻叹道:
“为师也多次上书皇上,然品级太低,难以上达天听。为师一直不明白,为何沈督不上书朝廷,请求变法?”
谭嗣同闻声微微一笑道:“忧谗畏讥尔!沈督的位置太敏感了!这次上海之行,本欲拜见沈督,奈何沈督前往马鞍上,查探新建炼钢厂的一期工程竣工事宜。广厦兄有所不知,据闻马鞍上炼钢厂的一期工程,所采用的全部是当今最新技术,完工后,可年产四十万吨优质钢铁。这次回去,小弟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想想就令人激动啊!”
梁启这个时候接过话道:“即便是这样,沈督还是曾经充满忧虑的说,1893年,美国人的钢产量就达到了14oo万吨以上,马鞍上的二期、三期工程想做也没银子啊。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俄国人虽然被吓退了,可那是用大量从国外进口军火堆积起来的胜利。南洋舰队的两艘战列舰,耗资7oo万两,就是最好的例子。国家要变革,就应该从根子上去变,举国皆变才真正的有希望。”
“说的多好啊!遥想当初渤海湾上,两艘巨舰以俄军三艘战舰对峙的场面,沈督在上海慷慨激昂的豪言:虽无必胜之把握,却有必死之决心,掷地有声的兑现了。豪言壮语音犹在耳啊,值此多难之秋,我辈切不可落于人后啊。”谭嗣同的感慨,康有为听在耳朵里,脸上不由一阵黯然。
“如能上书直达天听,康某必痛陈维新之必须。”
“广厦兄,此事小弟没准能帮上你的忙也未必。”
…………………………
虽然沈从云没有参与和谈,但是沈从云对于和谈结果的态度,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为此多家报社提出采访沈从云的要求。
沈从云懒得一个一个的应对,按照二十一世纪的习惯,召开了一个新闻布会。沈从云开新闻布会的消息传出,各报记者趋之若鹜。
站在台上,沈从云接受一阵密集的闪光灯的洗礼后,新闻布会正式开始。
“沈总督,我是,美国xxx报的记者,请问,您是如何评价美国公使在这次和谈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中美关系的现状。”
“中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良好的,美国政府在此次调停中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
“总督阁下,我是日本xx新闻的记者,《中俄密约》签署的消息传出后,中国政府和各省官员,似乎都表现的相对默然,为什么肚肚您反应如此强烈你呢?”
小日本!沈从云在心里恶狠狠的骂了一句后,脸上露出严正且肃穆的表情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个生在中日战争之时的故事。金州城陷落的时候,城西一个曲姓院落内,家里的男人都跟着徐邦道将军去打仗了,留下姑嫂等五人,还有五个孩子。日军士兵闯进其家中时,五名妇女手持菜刀,砍死日军士兵一名后,五名妇女带着五个孩子,一起投井。后人作诗云:曲氏井,清且深,波光湛湛寒潭心。一家十人死一井,千秋勋身名不沉!”沈从云说到这里,全场为之肃然起敬,一片嘘嘘。
“我想,我辈军人,身为国家重臣,不会连一群妇女孩子都比不上吧?”
第一时间更新《变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