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大幕拉开(三)
“熊廷弼倒是有几分本事,说起来,咱家对他可是印象深刻啊。(,观看本书最新更新)他这几年起起伏伏,咱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杨镐指挥的十二万大军惨败,从此我大明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转为防御。此战过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杨镐为辽东经略。
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另外他在任期间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听说他还亲巡沈阳、抚顺,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
熊廷弼在辽东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咱家记得天启元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时,皇上当廷问他平辽有何对策,他说了三条。若咱家没记错,他说的第一条便是在广宁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第二条则是在天津与登、莱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第三条则是在东面联合朝鲜从后方打击后金,并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现在看来,他这平辽三策倒也可堪大用,用得好了,辽东平定也只是时日问题。只可惜这人性格太过偏激,以致最后替东林党背了黑锅,可惜啊…”
王体乾对熊廷弼的评价倒是客观,万历四十六年时,王时为司礼秉笔太监,因此对战事进展及熊廷弼起伏过程十分了解。言语之中对熊的遭遇亦是十分的惋惜。与之相比,魏忠贤对熊的了解却是差了许多,因为他那时还是个无名小卒,跟王体乾比起来,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差得老远。若不是泰昌早崩,天启登基,只怕他现在还是宫里那个人人可欺的老魏,绝不是什么厂臣九千岁!
说完对熊廷弼的一番评价后,王体乾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惜道:“用熊廷弼接替孙承宗是可,不过丧地失民可是大罪,毕竟这事通了天,轻易可抹不掉,怕是不好弄他出来。”
魏忠贤却是笑了笑:“放熊廷弼出来不是难事,这个咱家自认能办到。但是让朝廷重新起用他,怕是不太可能。 ”
李永贞想了想,上前说道:“若熊廷弼真如袁大海所言可用,重新起用他也不是难事,任由着孙老头在边上虎视眈眈,对咱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梁栋也卖弄道:“千岁,朝廷上下其实都知道,熊廷弼是替东林党背了黑锅,往深里说,他是替叶向高背的黑锅,如果王化贞不是叶向高的弟子,只怕这事便扯不到熊廷弼身上。既然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咱们不妨好好利用下,说不得会有大好处。”
梁栋的话让魏忠贤眼前一亮,道:“梁栋这么一说,咱家倒是有了主意,嗯,莫不如把罪名全推给王化贞,顺带着敲一敲叶老头,你们看如何?”
王体乾赞同道:“千岁这个法子甚好,叶向高若知趣,咱们便放过他,他若不知趣,咱们就借着王化贞整倒他!”
李永贞也同意把辽东战败的罪名全部推到王化贞身上,办法是梁栋出的,见众人都同意,自然是暗自高兴:总算是在千岁面前露了把脸!
王化贞其实倒也不是罪该万死,不过他是东林党人,又是叶向高的门生,把罪名全推给他,袁大海自然没有心理负担,眼见魏忠贤已经同意放熊廷弼出来,心下也是庆幸连连,总算是在辽东安了个大钉子,这以后可得靠老熊好好干他一场了。将来老熊在外掌兵权,自己在内掌厂卫,两相呼应,即便天启一如继往死去,崇祯上台,老魏完蛋,自己也可以游刃有余,掌控局势。
司礼监们都意识到必须拿下孙承宗的重要性,一致同意放出熊廷弼,魏忠贤当下便毫不犹豫吩咐袁大海:“你与熊廷弼说,咱家愿意保他出来,但是不是让皇上重新起用他,可就看他自个了。若他自己不识时务,那咱家就当什么都没说。”
袁大海忙不迭应下:“千岁放心,这事包在属下身上!”手往怀中一摸,便要将《东林点将录》呈上,再立一功,不想外面却来了小太监说内阁的顾秉谦和魏广徽、淮扬巡抚崔呈秀、兵部侍郎霍维华等人求见,说是有要事与千岁商量。魏忠贤一听,忙叫他们进来。见状,袁大海便按下“献宝”心思,心道还是等天启圣旨下来拿人时再献给魏忠贤。
这边王体乾见没什么事了,便叫袁大海先回东厂,等候千岁的下一步指示。
袁大海便向魏忠贤告辞,转身退了出去,出来后,正好遇见崔呈秀他们,顾秉谦见到他,一脸笑容的朝他点了点头,很是亲热的叫了声“袁千户!”,袁大海不敢怠慢,忙躬身施了一礼。魏广徽却对他冷冷淡淡,目光从他身上一扫而过便抬脚进了司礼监。崔呈秀则是百般滋味的朝他看了又看,嘴巴一张一张的,好像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但可能是碍于场合,终是忍住没有吱声,随着魏广徽一起进了司礼监。
霍维华对袁大海是依旧的憎恶,憎恶到根本不理会此人现在在魏忠贤面前有多么的得宠,从他身边经过时,袁大海清楚的听到从对方鼻孔里出来的不屑声。
对此,袁大海一脸无辜,他想不通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霍大人,以致于他对自己如此不待见。
在那无语的看着霍维华进去后,讪讪的摇了摇头,往宫门而去。
………………
外面,朝会中所生的一切早就闹得沸沸腾腾,皇帝在大殿说得那些话更是成为人们嘴中的谈资,都在猜测着皇帝为什么要这么说,也都为杨涟感到不平!
出宫后,杨涟心灰意懒,甚至都没有回都察院,而是直接上轿回到自己的府中。一到家,仆人便递上一封信,信是不辞而别的黄尊素写来的。
打开信纸后,赫然便见上写着“答堂翁杨大洪问去留书”几个大字,信中,黄尊素语重心长的说道,君子可以不顾生死,却不可以不考虑成败。如性命与名望都能得到保全,那是最理想的结果;而身死名存者次之。如今魏阉大权在握势不可犯,就大洪尊下而言,唯有一去!难道非要等到被削职才肯甘心?…
黄尊素的这封信归纳起来便是一句话,那就是希望杨涟尽快请辞,以牺牲自己一人而保全东林上下。
说起来,黄尊素完全是好心,因为他预见到杨涟必有杀身之祸,因此希望杨涟能通过自退的方式保全性命,进而保全京师东林全体同僚。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封信却让本已心灰意懒,绝望的杨大洪怒不可遏,随即斗志再起,“咔”的一下便将这封信捏成了一团,尔后随手扔到门边,看也不看,怒气冲冲的转身便往都察院而去。
待他远去后,却有府前一乞丐“吱溜”一下窜到那门边,从地上捡起那纸团,四周看了一眼后便揣进袖中,尔后迅消失在茫茫人流之中。
…………….
当日无事。
次日,宫中却传天启谕旨,要内阁再次廷推总宪。
内阁值班的是次辅韩爌,辅叶向高自昨日从宫中回去后,便紧闭府门谢绝任何人探访。对此,韩爌心知肚明,知道叶向高是在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接到皇帝要求再次廷推总宪人先的旨意后,韩爌便琢磨开了,既然杨涟已经被皇帝否决,那都察院中可任总宪的人选只有左副都御史高攀龙了。
高攀龙在东林之中影响可与当年的顾宪成相比,人称“高顾”,而他又是**星的门生,论人望和资历,他实际并不在杨涟之下。只不过杨涟这几年风头太劲,而且年纪不过四十,高攀龙却是年近花甲,与杨涟相比,自然是少了杨涟那份冲劲,所以表现不如杨涟扎眼,这几年并不怎么为人注意。但其稳重却是胜杨涟许多,现在杨涟已不能出掌左都御史,那由高攀龙接任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拿定主意后,韩爌也不和在家收拾东西的叶向高打招呼,更不会和顾秉谦、魏广徽这两个阉党走狗商量什么,他直接派人找到高攀龙,将自己有意推选他为总宪说了。原以为在这个东林正处于风雨飘摇的节骨眼上,高攀龙一定会毫不犹豫答应出任,不想高攀龙却是拒绝道:“不行,皇上现在对我东林结党十分不满,而我恩师却是**星大人,如果由我出任总宪,易被阉党攻击为门户朋党,再说,哪有恩师身陷囹圄,学生却在外升官晋爵的?”
..........
自七月以来,更新稳定且十分努力,诚请诸位看官能够订阅支持,不胜感激!订阅实乃骨头全家老小衣食父母也,君忍见骨头每日著作码字,却无回报吗?
*j
“熊廷弼倒是有几分本事,说起来,咱家对他可是印象深刻啊。(,观看本书最新更新)他这几年起起伏伏,咱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杨镐指挥的十二万大军惨败,从此我大明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转为防御。此战过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杨镐为辽东经略。
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另外他在任期间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听说他还亲巡沈阳、抚顺,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
熊廷弼在辽东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咱家记得天启元年朝廷再次起用他时,皇上当廷问他平辽有何对策,他说了三条。若咱家没记错,他说的第一条便是在广宁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第二条则是在天津与登、莱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第三条则是在东面联合朝鲜从后方打击后金,并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现在看来,他这平辽三策倒也可堪大用,用得好了,辽东平定也只是时日问题。只可惜这人性格太过偏激,以致最后替东林党背了黑锅,可惜啊…”
王体乾对熊廷弼的评价倒是客观,万历四十六年时,王时为司礼秉笔太监,因此对战事进展及熊廷弼起伏过程十分了解。言语之中对熊的遭遇亦是十分的惋惜。与之相比,魏忠贤对熊的了解却是差了许多,因为他那时还是个无名小卒,跟王体乾比起来,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差得老远。若不是泰昌早崩,天启登基,只怕他现在还是宫里那个人人可欺的老魏,绝不是什么厂臣九千岁!
说完对熊廷弼的一番评价后,王体乾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惜道:“用熊廷弼接替孙承宗是可,不过丧地失民可是大罪,毕竟这事通了天,轻易可抹不掉,怕是不好弄他出来。”
魏忠贤却是笑了笑:“放熊廷弼出来不是难事,这个咱家自认能办到。但是让朝廷重新起用他,怕是不太可能。 ”
李永贞想了想,上前说道:“若熊廷弼真如袁大海所言可用,重新起用他也不是难事,任由着孙老头在边上虎视眈眈,对咱们可不是什么好事。”
梁栋也卖弄道:“千岁,朝廷上下其实都知道,熊廷弼是替东林党背了黑锅,往深里说,他是替叶向高背的黑锅,如果王化贞不是叶向高的弟子,只怕这事便扯不到熊廷弼身上。既然有这些个弯弯绕绕,咱们不妨好好利用下,说不得会有大好处。”
梁栋的话让魏忠贤眼前一亮,道:“梁栋这么一说,咱家倒是有了主意,嗯,莫不如把罪名全推给王化贞,顺带着敲一敲叶老头,你们看如何?”
王体乾赞同道:“千岁这个法子甚好,叶向高若知趣,咱们便放过他,他若不知趣,咱们就借着王化贞整倒他!”
李永贞也同意把辽东战败的罪名全部推到王化贞身上,办法是梁栋出的,见众人都同意,自然是暗自高兴:总算是在千岁面前露了把脸!
王化贞其实倒也不是罪该万死,不过他是东林党人,又是叶向高的门生,把罪名全推给他,袁大海自然没有心理负担,眼见魏忠贤已经同意放熊廷弼出来,心下也是庆幸连连,总算是在辽东安了个大钉子,这以后可得靠老熊好好干他一场了。将来老熊在外掌兵权,自己在内掌厂卫,两相呼应,即便天启一如继往死去,崇祯上台,老魏完蛋,自己也可以游刃有余,掌控局势。
司礼监们都意识到必须拿下孙承宗的重要性,一致同意放出熊廷弼,魏忠贤当下便毫不犹豫吩咐袁大海:“你与熊廷弼说,咱家愿意保他出来,但是不是让皇上重新起用他,可就看他自个了。若他自己不识时务,那咱家就当什么都没说。”
袁大海忙不迭应下:“千岁放心,这事包在属下身上!”手往怀中一摸,便要将《东林点将录》呈上,再立一功,不想外面却来了小太监说内阁的顾秉谦和魏广徽、淮扬巡抚崔呈秀、兵部侍郎霍维华等人求见,说是有要事与千岁商量。魏忠贤一听,忙叫他们进来。见状,袁大海便按下“献宝”心思,心道还是等天启圣旨下来拿人时再献给魏忠贤。
这边王体乾见没什么事了,便叫袁大海先回东厂,等候千岁的下一步指示。
袁大海便向魏忠贤告辞,转身退了出去,出来后,正好遇见崔呈秀他们,顾秉谦见到他,一脸笑容的朝他点了点头,很是亲热的叫了声“袁千户!”,袁大海不敢怠慢,忙躬身施了一礼。魏广徽却对他冷冷淡淡,目光从他身上一扫而过便抬脚进了司礼监。崔呈秀则是百般滋味的朝他看了又看,嘴巴一张一张的,好像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但可能是碍于场合,终是忍住没有吱声,随着魏广徽一起进了司礼监。
霍维华对袁大海是依旧的憎恶,憎恶到根本不理会此人现在在魏忠贤面前有多么的得宠,从他身边经过时,袁大海清楚的听到从对方鼻孔里出来的不屑声。
对此,袁大海一脸无辜,他想不通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霍大人,以致于他对自己如此不待见。
在那无语的看着霍维华进去后,讪讪的摇了摇头,往宫门而去。
………………
外面,朝会中所生的一切早就闹得沸沸腾腾,皇帝在大殿说得那些话更是成为人们嘴中的谈资,都在猜测着皇帝为什么要这么说,也都为杨涟感到不平!
出宫后,杨涟心灰意懒,甚至都没有回都察院,而是直接上轿回到自己的府中。一到家,仆人便递上一封信,信是不辞而别的黄尊素写来的。
打开信纸后,赫然便见上写着“答堂翁杨大洪问去留书”几个大字,信中,黄尊素语重心长的说道,君子可以不顾生死,却不可以不考虑成败。如性命与名望都能得到保全,那是最理想的结果;而身死名存者次之。如今魏阉大权在握势不可犯,就大洪尊下而言,唯有一去!难道非要等到被削职才肯甘心?…
黄尊素的这封信归纳起来便是一句话,那就是希望杨涟尽快请辞,以牺牲自己一人而保全东林上下。
说起来,黄尊素完全是好心,因为他预见到杨涟必有杀身之祸,因此希望杨涟能通过自退的方式保全性命,进而保全京师东林全体同僚。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封信却让本已心灰意懒,绝望的杨大洪怒不可遏,随即斗志再起,“咔”的一下便将这封信捏成了一团,尔后随手扔到门边,看也不看,怒气冲冲的转身便往都察院而去。
待他远去后,却有府前一乞丐“吱溜”一下窜到那门边,从地上捡起那纸团,四周看了一眼后便揣进袖中,尔后迅消失在茫茫人流之中。
…………….
当日无事。
次日,宫中却传天启谕旨,要内阁再次廷推总宪。
内阁值班的是次辅韩爌,辅叶向高自昨日从宫中回去后,便紧闭府门谢绝任何人探访。对此,韩爌心知肚明,知道叶向高是在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接到皇帝要求再次廷推总宪人先的旨意后,韩爌便琢磨开了,既然杨涟已经被皇帝否决,那都察院中可任总宪的人选只有左副都御史高攀龙了。
高攀龙在东林之中影响可与当年的顾宪成相比,人称“高顾”,而他又是**星的门生,论人望和资历,他实际并不在杨涟之下。只不过杨涟这几年风头太劲,而且年纪不过四十,高攀龙却是年近花甲,与杨涟相比,自然是少了杨涟那份冲劲,所以表现不如杨涟扎眼,这几年并不怎么为人注意。但其稳重却是胜杨涟许多,现在杨涟已不能出掌左都御史,那由高攀龙接任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拿定主意后,韩爌也不和在家收拾东西的叶向高打招呼,更不会和顾秉谦、魏广徽这两个阉党走狗商量什么,他直接派人找到高攀龙,将自己有意推选他为总宪说了。原以为在这个东林正处于风雨飘摇的节骨眼上,高攀龙一定会毫不犹豫答应出任,不想高攀龙却是拒绝道:“不行,皇上现在对我东林结党十分不满,而我恩师却是**星大人,如果由我出任总宪,易被阉党攻击为门户朋党,再说,哪有恩师身陷囹圄,学生却在外升官晋爵的?”
..........
自七月以来,更新稳定且十分努力,诚请诸位看官能够订阅支持,不胜感激!订阅实乃骨头全家老小衣食父母也,君忍见骨头每日著作码字,却无回报吗?
*j
第一时间更新《东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