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军队从四方炮台的阵地出发,原先是没有攻击李仙率领的小部队的打算,只想远远地跟着,确定这股五百多人的小部队有何打算。
然而,等到海大贵在那边向广州守军献缴获的军旗,终于成功激怒了英军,决定不计代价也要给眼前的中国军队一个教训。
想想也是,不管在封建时代还是近代,军旗对军人都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没有一支有作为的军队会坐看别人拿着己方的军旗炫耀战功。
广州城外的地势较为平坦,英国军队便采取传统的列队而战的战术,也就是最传统的排队枪毙战术,分为三个长方形的方阵,每个方阵有三列,每列士兵达到五十到六十人。
李仙在这边看得清楚,也指挥己方士兵排成三个类似的方阵,迎战英国军队。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李仙部队和英国人都没有带火炮,只有火枪和手榴弹,而且此时此景势必不能采用堑壕战等方式,只能在空旷地带以最标准的阵列战方式作战。
李仙的兵法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英国人的军事书籍而学的,虽然平时很少在实战中使用这种排队枪毙战术,但护卫队在这方面也曾下过苦功,并不如何生疏。
更何况,李仙带来的这五百人算是其嫡系,加入护卫队的时间较早,训练成绩也比较优秀,不管是纪律性还是组织性,都不比英国军队差。
宋明达和沈葆桢在广州城墙上看去,就发现两支队伍的数量都差不多,都有五百名左右,甚至连排出来的阵列和行进方式都几乎一模一样,在田野上迈着鹅步向对方前进,看着有莫名的喜感。
欧洲常用的排队枪毙战术是两支军队各自排着队列向对方前进,等到距离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停下来,互相开枪,然后就看哪一方中弹倒下的士兵更多,更撑不住,然后溃退下来。
很显然,这种战术非常依靠概率学,比起射击的准度,对射速的要求更高。
英国军队在经过严密的统计后发现,过早发射枪弹其实并不合适,比如双方军队相距一百米的时候发射第一轮子弹,那么趁着装弹的空隙,敌人会推进到六十米以内进行射击,命中率会提高一倍以上。
所以,在拿破仑时期,英国军队最常用的战术就是不开第一枪,通过沉默的前进给法军造成心理压力,让法国军队在一百米外就忍不住开枪,然后己方推进到五十米以内再近距离射击。
这样一来,法军的第一轮射击也就给英国人造成五六人的伤亡,而英国军队的第一轮射击,就能造成三四十人的伤亡,这交换比很是划算。
不过,这种作战方式也有例外。
法军多次吃了这种亏以后,也明白过来先开枪的劣势,然后有一次军团级作战的时候,法国军队就死活不开枪,就憋着给英国人来个大的。
结果,两支队伍互相接近到一百米左右,双方都不开枪;接着推进到六十米以内后,双方还保持沉默;最终到双方相距三十米左右,才不情不愿地停了下来。
“我们英国人是绅士,还是请法国兄弟们先进行第一轮射击吧。”英国人遇到这种新情况也有些手忙脚乱,强装着镇定表现自己的风度。
“那怎么好意思呢,还是请英国军队先开枪,我们接着就是了。”法国人自觉找到了对付英国人的好办法,也很贵族风范地喊了起来。
双方扯了一阵皮之后,英国军队的指挥官觉得这样没完没了地客气,这仗简直没法打了,才不情不愿地接受法国人的好意,决定先开第一枪。
结果,双方都没有料到的是,两国军队相距太近了,英国军队第一轮开枪就给法国人造成五六百人的伤亡,差点就让法国军队崩溃下来,就此奠定了胜机。
这时候,英国军队的指挥官看着中国军队穿着奇怪的绿色服装,以非常英国式的步伐前进而来,心里不由冷笑起来。
“可恶的中国人,就算你们学过大英帝国的战术,也不可能就此成为真正的强军。
我敢打赌,你们在一百米外就会忍不住开枪,然后开始装弹,等到我们继续推进到六十米以内,进行射击,你们就会崩溃下来。”
不过,事情比英国军队指挥官想的还要好一些。
在李仙的指挥下,在双方军队距离两百米左右的时候,护卫队就停下前进的脚步,然后举枪射击。
“两百米外就射击,你们可比法国军队还要差多了。”英军指挥官不由高兴地想着。
不过,事情的发展有些超出英军指挥官的预料,按说在这么远的距离射击,能有三四名士兵倒下就算极限了,运气好的话,一点伤亡都没有也有可能。
然而,中国军队的这轮射击取得的战果有些超乎预计,先后有二十多名士兵中弹倒下。
英军指挥官感觉有些诧异,有些难以相信中国军队的好运气,但到了此时此刻也不可能停下来,也更不可能改变原来的战略,只能按照既定路线继续前进,祈祷中国军队的第二轮射击运气不会那么好。
然而,英国军队推进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再次装弹完毕,发射第二轮子弹,然后一下子就给英国军队造成五六十名的伤亡。
“该死的,中国军队用的全部都是线膛枪,这些骗子!”英军指挥官突然明白过来,吼叫了起来。
普通的燧发滑膛枪的价格为十五美元左右,而线膛枪的价格通常是滑膛枪的三倍,也就是四十五美元到五十五美元之间。
因为这种巨大的价格差距,英军绝大部分都装备滑膛枪,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优秀射手才装备线膛枪。
黄金知了语:感谢“”打滚不要钱“”和“”追风的海“”、“”想要赚钱“”、“”庞王“”、“”sse0zzh“”、“”死亡魔术“”等书友的推荐票支持。其他投了推荐票,但在“”本书粉丝动态“”里没有显示的书友,可以在书评区发表书评,我会一并给予感谢的,多谢大家。
然而,等到海大贵在那边向广州守军献缴获的军旗,终于成功激怒了英军,决定不计代价也要给眼前的中国军队一个教训。
想想也是,不管在封建时代还是近代,军旗对军人都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没有一支有作为的军队会坐看别人拿着己方的军旗炫耀战功。
广州城外的地势较为平坦,英国军队便采取传统的列队而战的战术,也就是最传统的排队枪毙战术,分为三个长方形的方阵,每个方阵有三列,每列士兵达到五十到六十人。
李仙在这边看得清楚,也指挥己方士兵排成三个类似的方阵,迎战英国军队。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李仙部队和英国人都没有带火炮,只有火枪和手榴弹,而且此时此景势必不能采用堑壕战等方式,只能在空旷地带以最标准的阵列战方式作战。
李仙的兵法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英国人的军事书籍而学的,虽然平时很少在实战中使用这种排队枪毙战术,但护卫队在这方面也曾下过苦功,并不如何生疏。
更何况,李仙带来的这五百人算是其嫡系,加入护卫队的时间较早,训练成绩也比较优秀,不管是纪律性还是组织性,都不比英国军队差。
宋明达和沈葆桢在广州城墙上看去,就发现两支队伍的数量都差不多,都有五百名左右,甚至连排出来的阵列和行进方式都几乎一模一样,在田野上迈着鹅步向对方前进,看着有莫名的喜感。
欧洲常用的排队枪毙战术是两支军队各自排着队列向对方前进,等到距离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停下来,互相开枪,然后就看哪一方中弹倒下的士兵更多,更撑不住,然后溃退下来。
很显然,这种战术非常依靠概率学,比起射击的准度,对射速的要求更高。
英国军队在经过严密的统计后发现,过早发射枪弹其实并不合适,比如双方军队相距一百米的时候发射第一轮子弹,那么趁着装弹的空隙,敌人会推进到六十米以内进行射击,命中率会提高一倍以上。
所以,在拿破仑时期,英国军队最常用的战术就是不开第一枪,通过沉默的前进给法军造成心理压力,让法国军队在一百米外就忍不住开枪,然后己方推进到五十米以内再近距离射击。
这样一来,法军的第一轮射击也就给英国人造成五六人的伤亡,而英国军队的第一轮射击,就能造成三四十人的伤亡,这交换比很是划算。
不过,这种作战方式也有例外。
法军多次吃了这种亏以后,也明白过来先开枪的劣势,然后有一次军团级作战的时候,法国军队就死活不开枪,就憋着给英国人来个大的。
结果,两支队伍互相接近到一百米左右,双方都不开枪;接着推进到六十米以内后,双方还保持沉默;最终到双方相距三十米左右,才不情不愿地停了下来。
“我们英国人是绅士,还是请法国兄弟们先进行第一轮射击吧。”英国人遇到这种新情况也有些手忙脚乱,强装着镇定表现自己的风度。
“那怎么好意思呢,还是请英国军队先开枪,我们接着就是了。”法国人自觉找到了对付英国人的好办法,也很贵族风范地喊了起来。
双方扯了一阵皮之后,英国军队的指挥官觉得这样没完没了地客气,这仗简直没法打了,才不情不愿地接受法国人的好意,决定先开第一枪。
结果,双方都没有料到的是,两国军队相距太近了,英国军队第一轮开枪就给法国人造成五六百人的伤亡,差点就让法国军队崩溃下来,就此奠定了胜机。
这时候,英国军队的指挥官看着中国军队穿着奇怪的绿色服装,以非常英国式的步伐前进而来,心里不由冷笑起来。
“可恶的中国人,就算你们学过大英帝国的战术,也不可能就此成为真正的强军。
我敢打赌,你们在一百米外就会忍不住开枪,然后开始装弹,等到我们继续推进到六十米以内,进行射击,你们就会崩溃下来。”
不过,事情比英国军队指挥官想的还要好一些。
在李仙的指挥下,在双方军队距离两百米左右的时候,护卫队就停下前进的脚步,然后举枪射击。
“两百米外就射击,你们可比法国军队还要差多了。”英军指挥官不由高兴地想着。
不过,事情的发展有些超出英军指挥官的预料,按说在这么远的距离射击,能有三四名士兵倒下就算极限了,运气好的话,一点伤亡都没有也有可能。
然而,中国军队的这轮射击取得的战果有些超乎预计,先后有二十多名士兵中弹倒下。
英军指挥官感觉有些诧异,有些难以相信中国军队的好运气,但到了此时此刻也不可能停下来,也更不可能改变原来的战略,只能按照既定路线继续前进,祈祷中国军队的第二轮射击运气不会那么好。
然而,英国军队推进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再次装弹完毕,发射第二轮子弹,然后一下子就给英国军队造成五六十名的伤亡。
“该死的,中国军队用的全部都是线膛枪,这些骗子!”英军指挥官突然明白过来,吼叫了起来。
普通的燧发滑膛枪的价格为十五美元左右,而线膛枪的价格通常是滑膛枪的三倍,也就是四十五美元到五十五美元之间。
因为这种巨大的价格差距,英军绝大部分都装备滑膛枪,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优秀射手才装备线膛枪。
黄金知了语:感谢“”打滚不要钱“”和“”追风的海“”、“”想要赚钱“”、“”庞王“”、“”sse0zzh“”、“”死亡魔术“”等书友的推荐票支持。其他投了推荐票,但在“”本书粉丝动态“”里没有显示的书友,可以在书评区发表书评,我会一并给予感谢的,多谢大家。
第一时间更新《全民修炼在清朝》最新章节。